《诗词曲论·诗论· 诗源辨体》新诗鉴赏
诗论,三十八卷(包括《后集纂要》二卷),明许学夷撰。学夷(1563~1633)字伯清,江阴(今属江苏)人。一生不仕,闭门著述。
此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历时四十年,十二易稿,全书共有九百五十六则,涉及古今作者一百六十九人,诗四千四百七十四首,是一部体大思深、系统论诗的专著。
全书以辨体为主,即着重考察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各种风格作品的源流正变,以时代先后为序。每代皆“先举其纲,后理其目”,先总论后分论,先论古体,后论律绝。
许氏受到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他推崇诗三百、汉魏、盛唐。提出以《诗经》为源,汉魏六朝、唐人为流。并指出“汉魏六朝,集有未备,而境有未臻,于法宜广;自唐而后,体无弗备,而境无弗臻,于法宜守”。因此,诗人应该以唐诗为取法对象。至于从各种体裁来看,许氏认为古诗应该“以汉魏为正,太康、元嘉、永明为变。至梁陈而古诗尽亡”;“律诗以初、盛唐为正,大历、元和、开成为变,至唐末而律诗尽敝”。他对当时复古主义思潮和其代表人物李攀龙、谢榛、王世贞的诗论及创作实践都有所不满和批评;但他批评的主要矛头还在于袁宏道兄弟所倡导的公安派和钟惺、谭元春所创立的竟陵派。认为袁氏的要害在于“背古师心,诡诞相尚,于道为离”。钟谭之病在于“古人雅正者,靡不尽黜,而偏奇者,靡不尽收”。可见许氏观点偏向于保守,并与复古派有一脉相承之处。
本书主要贡献是对从《诗经》到晚唐五代诗歌在体裁、风格上的发展变化作了系统的论述,对许多诗人的风格、艺术特色作了很好的分析。如对韦应物、柳宗元诗不仅能抓住其萧散冲淡的共同特征,还能指出两人的差别:“韦柳虽由工入微,然应物入微而不见其工;子厚虽入微,而经纬绵密,其功自见。”这种分析是符合实际的。
此书作者生前只刻十六卷,三十八卷本为其逝世后所刊。民国间有恽毓龄排印本。
现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铅排本,为今人杜维沫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