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制度·翰林院
古代王朝的“智囊”机构或“储才”之地。“翰林”本义是文翰之林,与 “儒林”相别。始置于唐初,本为文学、艺术、医学、方伎、僧道等各种人才在内廷的供奉之处,甚至还有 “茶翰林”、“酒翰林” 之称,实际上就是宫廷侍从院。唐诗人李白就曾经作为文学侍从,供奉翰林。唐玄宗时,在供奉内廷的翰林院之外,别建学士院,选任有文学的朝臣充任翰林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和秘书官。翰林学士与翰林供奉在身份、品级、职务等方面有天地之别,翰林供奉只是宫廷侍从,而翰林学士则是皇帝的“智囊”兼“笔杆子”。唐代后期,往往以翰林学士直接升任宰相,故特为文学之士羡慕。宋朝分设翰林学士院与翰林院,两者的区别与唐代相同,读书人向往的自然是翰林学士院,而不是翰林院。苏东坡就曾经作过翰林学士。明代撤销供奉内廷的翰林院,而将翰林学士院正式更名为翰林院,院长称学士 (正五品),属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并从五品)、侍读、侍讲 (并正六品)、修撰(从六品)、编修 (正七品)、检讨(从七品) 等名目,习惯上统称“翰林”。新考中的进士,如果文学优等,书法漂亮,被选进翰林院见习,称为 “庶吉士”,三年后经过考试决定去留,或者授编修,或者授检讨,外放者多出为州县官。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兼秘书处、图书馆、国史馆等功能,是皇帝的 “智囊团”,其掌院学士 (院长) 多由六部尚书 (部长)兼任,明代中期以后,六部尚书 (部长) 和侍郎 (副部长) 多出身翰林。清代沿明制设翰林院,但其级别有所提高,掌院学士升为从二品,由朝廷大臣兼任,而大学士 (文臣最高的头衔),以及在南书房行走的汉族官员,非翰林出身不可。近代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是翰林出身。翰林院并非掌握实权的中央机构,而是一个人才荟萃的清水衙门。尽管如此,读书人仍梦寐以求着被 “点翰林”,因为这是进入上层的阶梯,意味着今后名利双收。在一般人心目中,“翰林”是一种国家给予的殊荣,是学者文人的最高荣誉。直到现代,郭沫若还曾经建议将中国科学院院士称为 “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