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山海经·鲧禹治水
《山海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本篇选自《山海经·海内经》。
这则神话传说故事,描写了远古时代先民们战胜洪水的英雄业绩。鲧无私无畏,为民众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禹继父业,终于战胜了洪水。他们都成为后世赞颂的治水英雄,体现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的决心与不屈精神。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一、诠词释句:
鲧与禹——鲧(gǔn滚),传说远古的一个部落酋长。居于崇,号崇伯。据说,他是天帝之孙子,有博爱之心。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姒姓,名文命,亦称大禹、夏禹、戎禹。鲧之子,原为夏后氏部族首领。后奉舜命治理洪水。
帝、息壤、堙——帝,指天帝。息壤,传说中的一种神土,可以生长不息,以至无穷,故能堵塞洪水。堙(yīn因),堵塞。
祝融与羽郊——祝融,神话中的火神。羽郊,即羽山之郊。
鲧腹生禹——据晋郭璞注《山海经》云:“鲧死三年,尸体不腐,有人刀割鲧腹,禹乃降生。”
卒、布、九州——卒,终于。布,同“敷”,铺填。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此泛指全国土地。
二、略述大意:
唐尧在位时,天下洪水滔滔,万物为之淹没,人们失去生存故土和安居之所,四方飘荡,或藏身洞穴,或栖息高树,不仅受饥挨冻,而且常防凶禽恶兽的袭击。人类仿佛一下又重回原始洪荒时代,生存受到威胁。
在人类遭受大难之际,鲧怀着博大爱心,数度请求天帝出手拯救,可是不予应允。在忍无可忍情况下,他不等天帝授命,即偷偷盗取了帝之生长不息的神土——息壤,到下界去治理洪水。鲧就用这神奇的泥土,分散地投向地面,立即出现了堰坝、土山,东塞西堵,很快将洪水制服。及至天帝发现鲧盗取了自己的宝贝“息壤”,前往世间治水,不禁雷霆大发,即命祝融将鲧斩杀于羽山之郊。
鲧被斩杀,为治水牺牲了自己宝贵生命,但他仍然关心治水事业。经过了三年,尸体不仅不腐不烂,而且在体内孕育着一个伟大生命——禹。经人剖腹,一个后来成为“平水大王”的夏禹,就此诞生于世。天帝命禹继任父亲未竟之业:治平洪水。大禹受命之后,则采取“填塞与疏导并举”之法,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平水”大胜。然后,与舜帝一起划定全国土地为九州。大禹也因此立下赫赫巨功,博得了世人共赞,到处立祠塑像供奉。
在我国古籍中,对于同一个记述对象,作为神话和传说人物,与作为历史人物,往往很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比如鲧,作为天帝之神孙,盗取神土制服洪水于人类有功。因此,牺牲自己生命而不顾,并以全部体力、神力孕育了另一代治水大王,以继承父业,完成治洪巨业。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何等伟大的精神!
可是,在正史上,却把鲧视为事业失败者,加以记述。《史记·五帝本纪》载:尧之时,洪水滔天,尧求能治者,群臣皆荐鲧出治。“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自舜当政后,巡狩天下,“行视鲧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并举鲧之子禹继承父业。
试看,正史记述同神话传说,相距何其大焉!不过,大禹治水,历史记述与神话传说,就总体而言,相去不远,更少相反对立的描写。这又是为什么呢?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