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写景《理至不磨》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骆好征事,故多滞响。王工写景,遂饶秀色。至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是理至不磨,人以习闻不觉耳。(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析】
“理至不磨”的意思是说,把道理概括得精警扼要,便不会磨灭失传。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所以至今仍脍炙人口,就是由于它精辟地概括了送别之情、交谊之理。“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孤寂悲凉、缱绻难舍、黯然魂销是古代送别诗的共同意绪,但王勃此诗却出人意表,变悱恻凄凉为慷慨豪迈。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点明了送别地点及所去之处。京都的巍峨壮观,蜀川的风烟渺远,既暗示出两地在地理位置、人文景观及政治环境上的悬殊差别,又暗示出所去路途的坎坷遥远。但诗人的视线却超越了迢迢空间的阻隔,遥“望”到风烟弥漫的“五津”。这虽是出自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虚幻想象,但心灵的营构却愈发能真实地表现出对友人长途跋涉的牵挂与担心,对友人政治前途的忧虑与迷茫。友人尚未出行,拳拳之心却已飞驰千里之外。惜别之意隐隐流出,故很自然地引出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相同的生活经历会使人体验相同的冷暖酸辛,也会使人勾起相同的心灵震颤,就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一样,虽是欲语还休,却是“无声胜有声”,千种万般“离别意”,全在不言中。人们在那无边无际风烟弥漫的空白中,也早已深深感受到了宦海沉浮、漂游四乡的孤独寂寞、迷惘凄凉……
所以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转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非麻木无情,也非旷远超迈,而是涉世不深、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豪情满怀的青年文人在盛唐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在饱尝了离别的悲愁孤寂之后的思想升华。此句之意虽早有人言,如孔子高徒子夏曾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也说过:“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但广为传诵、妇孺皆碑的却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它用极通俗简省的语言极精辟地概括了离别之情、交谊之理。既概括了古今共通的人情事理,又表现了诗人当时所特有的种种心态: 一是说明“知己”情谊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阻碍而消减,只要心心相系。虽远隔天涯海角,但心灵上却仍会像近在 “比邻”一样的时时沟通。“天涯”与“比邻”之间是远近距离的两极对比,被夸张了的空间距离反差突现出朋友情谊的深厚亲密。二是委婉地向友人表露:我是你的至近知己,会时时关心挂念着你,同时也希望远去他乡的友人也能时时想起自己。挂念他人与被他人挂念都是人生难得的快乐!三是宽慰友人:你我既为知己,天涯既为比邻,此去天涯又有何伤!四是鼓舞友人,当然这其中也含有面对没有选择余地的无可奈何,但更多地是以“丈夫志四海”来鼓舞激励友人,充分显示了诗人乐观的态度、豁达的心胸。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便是水到渠成的收束。它也同样是多色情感的交融,而非浑身的慷慨。特意提出“无为”,恰恰表明是“已为”或“将为”的强力抑制。慷慨豪放的英雄气概中融着淡淡的儿女之情,慷慨豪放的表现形式下寓有浓浓的多重韵味。寥寥几字道出了古今人类普遍经历体验过却又难言说清楚的情理,这也许便是理至不磨的奥秘与价值。
中国传统诗歌美学一向注重情景交融的情感抒发,即便是“尚理”的宋代,也仍强调“不著一字”、“羚羊挂角”、以象喻理的“理趣”,反对抽象地陈说事理。而理至不磨的观念对此则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它并不提倡抽象地陈理,但并不一概地反对,认为那些画龙点睛式的精辟概括同样会动人心魄,流传百世,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这就肯定了诗歌在抒情之外也具有说理的功能,这在差异很大的东、西方古典诗歌美学中是一个无意的偶合。
从诗歌创作的艺术实践中看,早在《诗经》时代,诗人们便已运用诗歌的形式阐发事理,如《卫风·氓》中的“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诗中女主人公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地概括、揭露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本质,至今读来,仍令人扼腕叹息。又如《大雅·抑》中的“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有伟大的规划就确定下来,有远大的国策就及时宣告),东晋谢安以为此句“偏得雅人深致”,是《诗经》中最好的诗。此后诗中“不复依傍”、直接说理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些诗人直承王勃之意,如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都可谓理至不磨的名句,从其久诵不衰中也可见精辟概括至理名言的影响与生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