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无意成佳趣》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此景自常有之,其诗亦若无意,故是佳趣。(刘辰翁《王孟诗评》卷
一)
【诗例】
蓝田山石门精舍
王维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解析】
刘辰翁认为,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是习所常见的,诗的结构、章法、遣词绘藻也很平易。自然,更没有要阐说某种事理的意图,似是无意之间在向人述说一段漫游经历,看不出有惨淡经营的痕迹,所以自成一种活泼、生动的情趣。实际上,就是肯定它具有“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枯谈中有意思” (朱熹《清邃阁论诗》)、“平淡有思致” (葛立方《韵语阳秋》) 的美学特征。
让我们先看一下那些描写景物的句子,如“落日山水好”,“遥爱云木秀”,“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的确都是极普通、常见的景物,既无“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王勃《泥溪》) 的险峻,也无“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的奇特,更无“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李贺《神弦曲》)的怪异。再看此诗的结构、章法,乃是采用了线性单向的顺叙法,同样是普通之极,全无一点云谲波诡的架势。它从落日时分诗人泛舟随风而归写起,依次述说在回归途中赏奇景、探水源、疑道路、遇老僧、宿僧寮、重登历、约后期等一系列活动情况,过程交代非常清楚,似是向人作流水帐式的介绍,看不出一点剪裁功夫。全诗的语言同样是朴实无华,平易自然。既然如此,刘辰翁称它“故是佳趣”是何道理呢?这主要是因为作品在常见的内容、普通的表现形式里体现了丰富的意蕴,盎然的情趣。一、诗人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作景物描写,而是借此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山水、探幽寻奇的兴致。“玩奇不觉远”一句,是对此的最好注脚。二、“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四句,既写出了诗人在行路时的疑虑和惊喜,更易使人联想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给作品平添了几分理趣。三、“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的图景,生动展示了僧侣任性自处、逍遥自在的生活情状。在尘世劳碌的人们看来,这样的生活方式别有一番乐趣。四、“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的结尾四句,非常真切地写出了诗人对于石门精舍恋恋不舍、决意重游的心情。诗人难舍的不仅是这里的幽美的山水环境,还包括了此地的禅境、禅趣。这样,就给全诗留下了袅袅不尽的悠远情趣。
由此可见,刘辰翁说此诗“故是佳趣”是很有眼光的。然而,我们应特别注意他所说的“其诗亦若无意”这句话。“若无意”是好像无意,或者说从读者的角度看是无意,其实作者还是有意的,甚至是大有深意的。这个“有意”,就隐隐表现在诗人对自然景物、对自己的行为动作、对僧徒的生活状态、生存环境的精心选择。正如歌德所说:“本来的自然含有许多不重要、不合适的东西,我们必须有所选择。”狄德罗也发表过类似的意见:“自然在每一顷刻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一切都是真实的,但不是一切都美的”,所以要“学会如何选择”。这种选择,便是“有意”。至于该诗在篇章结构、遣词用语等方面的妥帖安排,当然也是有意选择的结果。不过,王维的高明就在这儿,他在创作时的苦心构思,精心经营,在“成品”里却不露一丝痕迹,让人觉得是“无意”为之。“无意”便是妙造自然,巧夺天工,便是李白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姜夔说的“自然高妙”,李贽说的 “风行水上之文”。唐末司空图在 《诗品》 中列“自然”一品,杨振纲《诗品解》引《皋兰课业本原解》云:“此言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总以自然为贵”,把“自然”看成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无意成佳趣”,便是这样一种境界。
刘辰翁的话还启示我们,作诗固然要“苦用心”,但倘若被读者看破,露出了绳削斧凿的印迹,就将丧失自然活泼的天趣。这样的作品纵使再精工奇妙,也只能入第二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