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立意切题《点睛欲飞》原文|注释|赏析

立意切题《点睛欲飞》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春早秋初,起句揭出,以下两两分写,言下俱有情在结,以多情一句收足,点睛欲飞。(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卷二十六)

【诗例】

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

白居易

春早秋初昼夜长,可怜天气好年光。

和风细动帘帷暖,清露微凝枕簟凉。

窗下晓眠初减被,池边晚坐乍移床。

闲从蕙草侵阶绿,静任槐花满地黄。

理曲管弦闻后院,熨衣灯火映深房。

四时新景何人别,遥忆多情李侍郎。

【解析】

《唐宋诗醇》评白居易《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诗有“点睛欲飞”的特色,其意为,全诗前十句虽铺叙排列了春早秋初之绝妙佳景,终因缺乏所念之人,故仍属不足。唯有补上后两句,亮出所思人为“多情李侍郎”,才使全诗所记之景致有了主人,原来的死景也就变成了活景,这种手法就叫点睛欲飞。

点睛欲飞语本“画龙点睛”。《神异记》载: “张僧繇常 (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而不点睛,云: ‘点之则飞去矣。’人以为妄,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见二龙飞去。未点睛者如故。”从这则神奇的故事我们可以得知:龙之睛对龙是何等的重要,它是死龙和活龙区别的关键所在。点睛欲飞,实际上是艺术创作的规律性总结,它告诉我们,要创作出一部(篇) 好的作品来,必须要在关键部位多下功夫。

下面我们来分析白居易的《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诗是如何运用“点睛”手法的。正如《唐宋诗醇》所言,该诗首句即以“春早秋初”点题。“昼夜长”分指“春早”和“秋初”,意为早春时昼日渐长,秋初时夜光渐长。二句中的“可怜”即“可爱”之意,此句言早春和初秋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时刻。从三句起“两两分写”春秋。三句写春,四句写秋,五句又写春,六句又写秋,七、八句再写春,九、十句再写秋。其大意是:当初春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竹帘和帷帐时,给人带来一阵阵暖意; 当清莹的露珠初凝枕席时,给人带来一阵阵凉爽的感觉。初春时分,在窗下晓眠,已经用不到像在冬日那样盖很厚的棉被了;秋初,已经不必在池水边纳凉,可以将床移进屋里去睡了。闲暇时,看那蕙草蔓生,一直长到台阶的尽头,满目都是翠绿的色彩;静静地坐在槐花林畔,任随轻风吹落那金黄的槐花,铺成一地,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不时地从后院传来悦耳的乐声,在深邃的居室里灯光明亮,那是有人在那里熨衣裳。以上是诗的第三句到第十句的内容,为分写早春初秋景色。如果此诗至此戛然而止,便会使人感到有头无尾,因为这八句所写的内容大抵不离帘帷、枕簟、床被、台阶、林地、后院、深房,人们只能朦朦胧胧感到有人出入其间,但这人是谁?是一人还是多人?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如此等等,均未明言。所以,尽管诗中所绘摹之景十分秀美,也同“春早秋初”之题十分贴切,但读者终因上述问题不能解决而不能得到此诗的大旨。

白居易的高明之处便是用“四时新景何人别,遥忆多情李侍郎”两句来收束全诗,不仅使以上疑点全部迎刃而解,而且更使读者豁然开朗。原来前面铺叙美景的用意全在这后两句之中啊,或者说,有了这最后两句的“点睛”之笔,才使全诗有了灵动欲飞的气势啊!“四时新景”实指早春初秋之景,“何人别”提出设问,“多情李侍郎”是答案,“遥”写李侍郎目下已在远处,“忆”字写诗人对他的思念。两句意为:我是因为同谁离别后,由于追想同他一起度过的早春初秋的好时光,所以至今每每见到这些令人难忘的春秋佳景,心里便情不自禁地涌起无限的情思呢?这人便是那位对我充满了情谊的挚友李侍郎啊!有了这两句诗,全诗结构才可称得上完整无缺,读者也决不会产生有头无尾的感觉。相反,正因为有了这结尾的两句诗,才使前面的绘景有了落脚点,有了归宿,才使诗意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使死景变成了活景,原来在前面十句的景致之中,处处都有诗人和友人欢聚一堂的美好记录啊!怪不得诗人这样钟情于它,一一予以录入诗中。但若没有后两句的“点睛”之笔,前面的绘景部分又哪来这么感人的艺术魅力呢?

“点睛”手法在杜甫诗中也有极好的运用。他的名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第二大段,铺叙了唐玄宗及其内戚们在骊宫中骄奢淫逸的生活,揭示了贫困百姓被迫“聚敛贡城阙”的痛苦遭遇,至末端才迸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震惊天地的呼喊。这两句诗便是第二大段的“睛目”。有了它,才使这段的控诉更为有力,更加动人,诗意也有了新的升华。这就是“点睛”所取得的效果。此外,白居易的其他许多诗都有神来之点睛笔法。《长恨歌》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琵琶行》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红线毯》有“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买花》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等等,不胜枚举。“点睛”手法运用得当,的确能为诗作带来不可估量的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