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写景《吊古抒怀》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词客”指陈,“霸才”自谓。此一联有异代同心之感,实则彼此互文。“应”字极兀傲,“始”字极沉痛,通首以此二语为骨,纯是自感,非吊陈琳也。(纪昀《瀛奎律髓刊误》)
【诗例】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解析】
文人的志向,有时终生受压抑、被埋没,不仅当世未能一展怀抱,甚至后世亦不能为人们所理解。温庭筠就是这样的一介文士。《旧唐书》为温庭筠立传,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从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温庭筠便成了一个品格卑下、行为不端、只懂得浪游狭邪、谱写艳词的无聊文人。其实,这并非温庭筠人格的全部。在温庭筠的人生追求中也有着另一面,即治理国家的抱负与理想。他在 《寓怀》中写道:“鹏鲲诚来忆,谁谓凌风翔?”又在《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一诗中曰:“心许故人知此意,古来知者竟何人?”在《寄河南杜少府》诗中曰:“岂关名利分荣路,自有才华作庆霄!”这些,都透露了他建功立业的抱负与怀才不遇的感慨。
《过陈琳墓》正是这种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陈琳,字孔璋,是建安七子之一。在汉末大乱中,陈琳辗转军旅间,先后为何进、袁绍、曹操办理过文牒之事。陈琳的身份、才华与温庭筠有相似之处,而其遭遇又与温庭筠有所不同。因此,当温庭筠经过陈琳的墓前,追思前人的遇合,也就自然地将自己壮志未酬、怀才难遇的感伤融化其中了。
全诗借用陈琳事,表达的却是温庭筠对于时局的认识与感受。首句“曾于青史见遗文”绝非泛泛之笔。《三国志》记载:陈琳曾为何进主薄,何进欲招外兵进入京城以诛灭宦官,陈琳认为不可。陈琳主张动用京城的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弭平宦官之祸。他认为召外兵入京,只会使局面失去控制,造成社会动乱,“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历史的发展证明,陈琳的这一预言是完全正确的。唐末的宦官专权、军阀控制朝政与汉末的事态有某些相似,所以这一段“遗文”引起温庭筠强烈的心理共鸣,是十分自然的。温庭筠也有平定世乱、治国安邦之志,然而壮志难酬,只能碌碌奔波、形同飘蓬!颔联格调雄放、语意率直。紧接首联之后,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词客有灵应识我”,则“我”之才华高出一世不言而自明。古人云:“ ‘应’字极兀傲。”在人格与才华上,作者自视甚高。无猥琐之气,无卑弱之风,虽然落魄江湖,依然自视不俗。“霸才无主始怜君”,“始”字用意极深,它点出了双方的“霸才无主”。陈琳的建议不为何进采纳,是陈琳的“霸才无主”;温庭筠胸怀雄才大略而流落四方,是温庭筠的“霸才无主”。由“我”之感伤,而怜惜古人,才人见弃,有志难骋,古今同慨,寓意极为沉痛。颈联语意转折,咏陈琳之得遇曹操,并为曹操所赏识。据史书记载:陈琳曾经作书檄,呈给曹操。曹操当日正在病中,卧读陈琳之作,不觉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于是对陈琳数加赏赐。从这则小故事可以看出曹操对于陈琳才华的重视。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 陈琳墓前的石麟掩没在春草之中,作为曹氏遗迹的铜雀台,在暮霭笼罩下想来也是一片荒凉。这两句诗委婉地透露了作者的期待,即希望能像陈琳得遇曹操一样找到一位知己之主,以展露才华、实现治国的理想。所以尾联接着说:不要责怪我临风如此惆怅,因为我也要携带书剑、投身戎幕之间。言外之意是:我的未来的遭遇,又会是怎样的呢?
《过陈琳墓》虽然是咏怀古人,但是抒情的重点是温庭筠的自我感怀。诗人自恃才华、自伤无主、希望能有所遇合构成了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其中三、四两句,奠立了全诗的基调。古人曰“通首以此二语为骨,纯是自感,非吊陈琳也”,就是对本诗的这一特点而说的。
通过咏怀古人古事,以寄寓现实的情感,是咏史诗的一个传统。其实质不在于抒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借古人的酒杯以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左思《咏史诗》,曾被胡应麟《诗薮》誉为“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干云,遂为古今绝唱”,其中咏怀的成分很重。如“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都是直吐胸臆、展露抱负。又如“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也都是直接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唐人的此类诗章,如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诗咏汉代张良事,抒发的却是自己辅佐帝王、开创一代伟业的宏大抱负。清人沈德潜《说诗晬语》曰:“《经下邳圯桥》,本怀子房,而意实自寓。”
借咏古以抒怀、借古人以喻己,不仅丰富了诗的想象,扩大了诗的空间,而且深化了诗的意蕴,使得诗作有了历史的深沉感,而更能发人深省、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