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白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注释】
(1)此诗的创作时间,当为唐敬宗宝历年间(825—867),白居易约为五十五岁。白云泉:在苏州西郊天平山半山腰,相传为吴中第一水。
【赏析心得】
白居易早年论事激切,持正不阿,其所写《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诗,揭露时弊,反映民间疾苦,使权贵阅之“变色”和“切齿”,甚至连皇帝都得罪了。如唐宪宗就说:“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提至名位,而无理于朕,朕实难奈。”为此,诗人遭受坐冷板凳、被贬江州等打击排挤。回到朝廷后,看见宦官弄权,朋党倾轧、藩镇割据,不但情况照旧,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迫于无奈,进入晚年的诗人只能从“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知足”“知止”,退出政治旋涡。第一次于公元822—824年担任杭州刺史,第二次于公元825—826年担任苏州刺史。此诗便是作者游览苏州天平山白云泉时的感悟之言。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白无心水自闲。”首二句写道,天平山上的白云泉的云和泉多么潇洒啊!云在蓝天之下,不管任何拘束,自由自在地飘荡,泉水叮咚作响,幽闲地从石中冒出、从山岩滴下,汇入水潭。如今,又多了一个远从长安赶到这里来偷闲的刺史,形成了云、泉、人“三闲”啊!后两句,“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对清澈泉水表示深深的婉惜,意思是说幽闲的泉水,呆在天平山上多好啊,你何必在获得短暂的闲适之后,还要奔冲山下去呢?世界上的烦忧本来就够多够乱了,你何必还去凑热闹,添波浪呢?见泉生情,相比之下,作者也在内心深处暗暗责备自己:连泉水都要奔赴尘世,你却想从不平的尘世中解脱出来,躲到苏州,跑到山上来偷闲。正直的人终归是襟怀坦白,留有底线。历史证明,白居易在颓象丛生的唐王朝中,始终跟宦官、藩镇保持距离,也从不参加朋党之争,这点他与元稹等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他们是诗酬频频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