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边思》自叙经历抒写感慨唐诗

腰悬锦带佩吴钩(1),走马曾防玉塞秋(2)

莫笑关西将家子(3),只将诗思入凉州(4)

 

【注释】

(1)吴钩:一种吴地出产的宝刀,头部呈弯曲状,形略似钩。

(2)玉塞:玉门关。防秋:防敌。指敌人经常在秋后牛马膘肥后入侵掠夺。

(3)关西将家子:指诗人自己。李益为武威人,本为“陇西将家子”。今写“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包括陕西、甘肃境地,说得更为含蓄。

(4)诗思:诗情。凉州:治所在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因武威此地“金行其地,是故寒冷”,全年平均气温只有七八摄氏度,故名“凉州”。

【赏析心得】

这首诗是作者步入老年,寻梦故乡,自叙经历,抒写感慨的佳作。

“腰悬锦带佩吴钩”,作者回想少年时腰悬锦带、身佩吴钩。当年风流倜傥、英勇英俊的“关西将家子”,形象鲜明,跃然纸上。“走马曾防玉塞秋”,第二句紧接着回忆自己驰骋边塞,足以自豪的战斗经历。当年边境多事之秋,每遇秋高气爽,牛马骠肥季节,北方游牧民族就来扰乱掠夺,诗人跃马扬鞭,参加玉塞防秋战斗,保境安民,义无反顾。最后两句,“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这才触及到诗人要点的题意。表面上看,这两句语调轻松,风流洒脱。意思是说,别笑我这个关西将家后代,晚年只是将诗意带回故乡,似乎是略带调侃,孤芳自赏。深入思索,作者另有寓意。“关西”,指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农涧王垛村)以西,古代素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之说,诗人文武双全,将相之才,素有抱负,久经沙场、南征北战,希冀建功。然而,现实残酷,壮志难酬。李益虽二十一岁即登科进士,但仕途颇为坎坷,早年仅任郑县尉之类小官职,其后弃官而去,游历燕、赵之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长达十八年。待到宪宗即位,召他进京,李已年将花甲,夕阳虽好,只是黄昏,难有作为。平生一腔热血,换来的是无可奈何的苦涩和深沉的感慨。最后,他终于认识到,究其一生,也只有“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从军北征》)“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暮达回乐峰》)“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听晓角》),将自己那些雄壮的边塞诗留传后世,留给凉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