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覃》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葛之覃兮,长长的葛藤,

施于中谷,山沟沟里延伸,

维叶萋萋。叶儿密密层层。

黄鸟于飞,黄雀飞飞成群,

集于灌木,聚集在灌木林,

其鸣喈喈。叽叽呱呱不停。

葛之覃兮,长长的葛藤,

施于中谷,山沟沟里蔓延,

维叶莫莫。叶儿阴阴一片。

是刈是濩,葛藤割来煮过,

为絺为绤,织成粗布细布,

服之无斁。穿起来舒舒服服。



言告师氏,告诉我的保姆,

言告言归。我告了假要走娘家。

薄污我私(11),洗洗我的内衣,

薄澣我衣(12)。洗洗我的外褂。

害澣害否(13)?该洗的是啥,甭洗的是啥?

归宁父母(14)。我就要回家看我爹妈。

(采用余冠英译诗)





[注释]①覃:延长。②施(yi):蔓延。③维:发语词。萋萋:茂盛的样子。④于:语助词。⑤莫莫:茂密状。⑥濩(huo):煮。煮葛取其纤维织布。⑦絺(chi):细葛布。绤(xi):粗葛布。⑧斁(yi):厌。⑨言:语助词。师氏:保姆。⑩告归:告假回家。(11)薄:句首助词,有时含有“勉力”之义。污:搓揉去污。私:内衣。(12)澣(huan):洗濯。衣:外衣。(13)害:同“曷”,哪些。(14)归宁:女子回娘家探亲。“宁”是慰安的意思。



[赏析]这是一首欢快的女子归宁之歌。在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几乎像是她们的一个节日。不但可以和久别的亲人团聚,而且可以在熟悉的旧时环境中重温少女时代的生活,包括陶醉于大自然和诗意劳作的欢愉。尽管这首诗所写的是归宁前的情景,但这种对归宁的强烈向往却是全诗的灵魂,也是理解这首诗的一个关键。

首章描绘出美好的山间景象:长满茂密叶子的葛藤蜿蜒伸展,叽叽呱呱的黄雀上下飞鸣,聚集在灌木林上。这景象,动静相间,声色并茂,朴素和谐,生机盎然,呈现出一片绿意和生命活力。接下来一章,在这幅图景上出现了劳动者的身影。一群少女一边割着葛藤,一边唱着歌儿:“葛藤割来煮过,织成粗布细布,穿起来舒舒服服。”宛转的歌声与黄雀的鸣叫汇成一片,少女的身影与山间的翠绿融为一体。这该是多么令人陶醉流连的景象啊!

可是,这美丽的自然与诗意的劳作跟末章的归宁却似乎不搭界。说是因黄鸟聚鸣而兴家人团聚之想吧,前两章描写的重点显然在葛不在鸟(第二章根本没有写到鸟);说是写采葛治葛吧,跟末章的归宁更毫无干涉。其实,前两章次第映现的,乃是女主人公心之所忆(这并不排斥有眼前景的触发),是脑海中所浮现的少女时代在娘家跟女伴们上山采葛的情景。那简直是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生活的缩影,是青春与快乐的象征。因此保留在心中的记忆永远那样亲切而鲜明。一想到这种永远令人怀恋的情景,就情不自禁地涌起迫切地回娘家的念头。于是,就水到渠成地引出了末章。

末章是女主人公向公婆丈夫告假后跟保姆说的话,也是她心中唱起的欢快的歌。跟上两章回忆往昔时比较舒缓的调子不同,这一章是在急切的口吻中透出无限欢畅激动的感情。尽管同样是四言句式,但语助词“言”、“薄”、“害”的频频重叠,却使本来比较平缓的四言句显得节短势促,活现出女主人公迫不及待的心情和不加掩饰的激动喜悦。诗的节奏韵律与女主人公跃动的心律相应。诗到最后,她的心也似乎飞起来了,这首欢快的歌也就在唱出“归宁父母”的主题,到达最高潮时戛然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