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二)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十三)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十四)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十五)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十六)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十七)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二十)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二十二)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二十三)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二十六)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二十七)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注释〕 乡党:家乡,乡里。 恂恂(xún):忠厚温和的样子。 便便(pián):善于辞令。 侃侃(kǎn):说话理直气壮。 訚訚(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 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与与:谨慎小心的样子。 杖者:拄着拐杖的人,指老人。 傩(nuó):古代腊月驱除疫鬼的仪式。 朝服:上朝穿的服装。阼(zuò)阶: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主人立此迎客。 问:问候,这里指托人问候远方朋友。 康子:季康子。馈(kuì):赠送。 俟(sì):等候。 无所归:无人料理丧事。 于我:由我负责。 绥(suí):上车时手拉引身向上的绳索。 疾言:快速讲话。 亲指:用自己的手指划。 色:脸色。举:鸟飞起来。全句意思是鸟见人的脸色,受惊,飞起。 集:鸟群停在树上。 雌雉:雌野鸡。 时哉:得其时啊!指鸟饮啄、飞起停息得其时,也是形容它们自由自在。 共:同“拱”,拱手。 嗅:唐代石经《论语》中写为“戛”(jiá),野鸡鸣叫声。
〔鉴赏〕 同上一篇一样,这一篇也是精心塑造孔子形象,使用由小见大的手法,更多地从孔子的生活细节、平常待人接物时的言谈举止来具体描绘孔子的精神风貌。这些描绘主要凸显孔子以下的品德和性格:
一、 尊重人,关心人。孔子把人的价值视为至高无上,这不仅通过他的思想表述、理论阐述和学术观点表现出来,而且经常显示于他的日常的言行之中。如在乡里孔子对长者处处显示出敬重的态度。第十三章说孔子与乡人一起饮酒,结束后他一定要长者先走,然后他才离开。第十七章写孔子退朝回家,闻说家中马棚失火,他脱口而出的问话是人有无伤亡,充分地表现了他对人的生命的关怀。第十五章写他托人问候远在他国的朋友,送别所托之人时一再拜谢致意,孔子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对所托之人的诚挚感谢之意跃然纸上。
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在孔子思想中又表现为慎终追远,因而重视丧葬之事。第二十二章记述他的一个朋友去世之后因家贫而无人料理后事,孔子听说后立即主动提出由他来负责安排友人的丧葬。所有以上这些事情虽小,但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 温和谦恭。这是孔子性格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第一章说孔子平时在乡里“恂恂如”,即显示出温和恭顺的样子,所谓“似不能言者”,是说他并非不善言谈,而是为了尊重他人,不急于表现自己,乐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三、 谨慎。这是孔子一贯提倡的一种品质。第二章说他在君主面前“与与如”,描写了他的小心谨慎的神态,这可以说是在古代政治环境中保护自身的一种智慧。第二十六章写他登车时先直立站好,上车后不回头东张西望,不随意谈笑,不指手划脚,这些都表现了他平时的严肃认真的生活作风。对于他来说,谨慎不是谨小慎微,而是服从于他的勤勉于事的人生态度。所以第一篇《学而》第十四章孔子把“敏于事而慎于言”两方面联系在一起,作为好学的一种基本要求加以提倡,可见这两方面相辅相成,谨慎对于“敏于事”是不可少的。
四、 真诚。第十六章描写孔子的真率,他敢于说真话,不曲意逢迎有权势的人。第十六章提到的康子是鲁国宰相,他赠药给孔子,按照古代习俗,下级受上级所赐之食,应当尝一口后拜谢,但是孔子不知药性,不知它是否有利于治病,并不因赠药者地位高而盲目行事,他可饮而饮,不可饮而不饮,并如实以告,反映了孔子的坦诚胸襟和真诚的态度。
《论语》的思想与它的表述方法是统一的,这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术和人格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中,孔子推崇、倡导的观念与他自己的情感、言行与生活融为一体:孔子所确认的真理同他自己的信仰、他的心灵、全部生命、整个人生合而为一,形成孔子精神。由于运用这种方法,孔子的观念、表达的道理就不是空洞、抽象、苍白的,而是他的志趣所在,是他的灵魂的追求和感情所系;而他的日常的言论行为,他的待人接物,也不是随意而起,都具有深意,都表现了他所总结、信奉、倡导的根本观念。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一般说来,圣人语录是讲大道理,思想内容高深,但《论语》中穿插了不少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断,甚或无关宏旨的小事,从艺术效果来看,这不仅是闲中着色,为阅读平添了几分乐趣,而且由小喻大,托物寓意,借景抒情,以隐喻的方式增强了著述的思想表达能力,大大丰富了文字所蕴含的意味。如第二十七章写孔子与其弟子在山谷中行走,孔子看见一群野鸡飞起,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了一会儿降落在树上,他说:“山梁上这些雌野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鸣叫了几声,飞走了。人们读这段文字时也会陶醉在山区的景色中,就像听一首美妙的轻音乐那样轻松愉快,惬意恬适;同时又从孔子的神色的细微变化和赞叹声中体会到孔子周游列国屡遇挫折和困厄所造成的身心疲惫以及对富有自然情趣、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