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类·反衬法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抒情类·反衬法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起处从过扬州说入,曰 “名都”,曰“佳处”,为下文“空城”反衬,极言扬州之名胜,风景应佳,亦“少驻初程”前之揣想,绝不料其“四顾萧条”,即叙中所谓“昔”也。(陈匪石 《宋词举》卷上)

【词例】

扬 州 慢

姜 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解析】清人王夫之《薑斋诗话》在评《诗·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诗时,认为是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种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以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就是反衬法。这种手法将完全对立的景物与情感组合在一起,使它们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得以凸现。在伤今怀古的诗词作品中,反衬法是最普遍使用的。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 《扬州慢》,在抒发其家国残破的黍离之悲时,就成功地运用了反衬法,使整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作于淳熙三年,离金兵南侵,铁蹄践踏扬州已十五年了。但南宋朝廷腐朽无能,只知屈辱求和,偏安一隅,不思恢复故土,致使国威不振,历史名城扬州至今仍是一片战后的荒凉景象,使到此的姜夔不能不产生深深的感慨。

词人本是要写扬州满目凄凉的惨景的,可起句却从昔日的繁华入笔,追溯扬州是“名都”、“佳处”,是有名的风流胜地,让人想见当年的盛况,也交代了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的原因。这几句将词情高高扬起。接下来却将笔锋陡转,写今日扬州的衰败: 昔日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今天只有“荠麦青青”的荒凉凄清; 往日的楼台亭阁经金兵的洗劫,只剩下萧条残破的“废池乔木”。往日的繁华,反衬今日的凄凉,对比分外鲜明。池台草木无情之物,而今尚且厌谈兵事,惨痛如此,更何况血肉之躯的人呢?拟人化的手法烘托出人民经受战乱的难言苦痛。而日落黄昏时,声声清角在暮霭中回荡,萧索的空城中,这声音是那样悲怆,越发显出扬州城的荒凉空旷,也透露出词人高涨的情感陡落下来后的空虚怅惘。这空寂中还寓有词人对金兵南侵的愤慨,对朝廷不思恢复,导致家国残破的痛心和忧虑。

整个上片,从历史到现实,由虚到实,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情感却在“名都”、“佳处”转而为“空城”的今昔盛衰对照中,通过景物浓浓地渲染出来了。

下片依旧由虚处落笔。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在扬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写下不少有关扬州的绮丽诗篇。写杜牧,让人马上联想到杜牧笔下扬州的美丽迷人。而“重到须惊”,料想杜牧若能重来,定会对今日扬州的衰破感到震惊,笔调一扬一抑,反衬今日扬州残破得令人惊心动魄。接下来“青楼梦好”、“豆蔻词工”,赞赏杜牧的才华横溢,写出令人传诵的诗句,又是一扬;“难赋深情”,在满目凄凉的今天,纵使杜牧也难以表达忧伤的心情了,又是一抑。扬抑重复使用,既进一步反衬出今昔扬州的变化,也渲染出词人的感慨之深。这种抑扬起落跌宕的形式,也表现出了词人感情起伏不平的变化。

“二十四桥仍在”几句,又由虚转实,借眼前景物渲染物是人非的感伤情绪。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让人想到扬州的繁华,想到人物的风流,而今天的二十四桥情景却是另一番模样,桥下之波依旧荡漾,却只有冷月无声地倒映在波纹中,波动与月静互为反衬,构成凄清悲凉的意境,与先前旖旎迷人的风光形成鲜明的对比,物是人非的感慨寄寓其中了。扬州颇负盛名的芍药,如今也还在桥边生长开花,但空城中谁还会去在意花的艳丽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月的无情,映衬出人的多情,很好地烘托出词人感时伤世的悲苦情怀。同时,“波心荡”的冷月与芍药的红艳,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反差,显得哀感顽艳,越发凄凉欲绝,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更加突出。尽管词人说难赋深情,实际上还是赋出并深化了感情。

整首词中,词人都是在历史与现实、虚与实的交织中,巧妙地运用反衬法,构成今昔对照,以历史名都反衬今日空城; 以昔日 “杜郎俊赏”、“豆蔻词工” 反衬自己今日“难赋深情”;以“二十四桥仍在”、“桥边红药”年年花开,反衬景物依旧,花开无主,物是人非的凄凉悲哀。昔日的繁盛写足,今日的萧条可见。虽然没有直接抒写情怀,但历史与现实反差强烈的对比画面,凝聚了词人深沉的情感。这种画面又是流动的,象电影蒙太奇,体现出了词人情感的波澜起伏。词人的黍离之悲,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在反衬法的有效运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渲染。移情于景,虚实反衬,又开拓了读者的想象领域,丰富了感情的对比色彩。整首词显得自然含蓄,有无穷的回味。

除姜夔 《扬州慢》之外,其他许多词人运用反衬法,也写出了具有高度水平的词作。如辛弃疾的小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丁秋!”以少年时无愁强求为有愁,反衬今日饱经沧桑愁浓却无从说,有衬无,无衬有,更突出了今日的愁深愁浓。虽是短短的几句,却显得含蓄蕴藉,别具耐人寻思的情韵。

再如李清照的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全词以元宵佳节的乐景反衬自己家破国残、身世飘零的凄怆,融和天气的乐景反衬狂风骤雨的哀景,昔日的盛妆、乐情反衬今日的憔悴、哀情,他人的欢乐反衬自己的愁苦,虽没有直接写愁苦,但字里行间却渗透着无限的凄楚。以致百年之后的刘辰翁在吟诵此词时还 “为之涕下。”由此可见反衬法的独特的表现功能给文学作品带来的感染力是多么地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