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类·造微入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咏物类·造微入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词欲全篇好,极难得。如贺方回“淡黄杨柳带栖鸦”,秦处度 “藕叶清香胜花气”二句,写景咏物,造微入妙,其全篇则不逮此矣。(黄苏 《蓼园词选》 引胡仔语)

【词例】

减字浣溪沙

贺 铸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带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解析】胡仔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是“淡黄杨柳带栖鸦”一句,它形象生动,逼真细腻,达到了 “造微入妙”的地步。杨慎则认为:“此词句句绮丽,字字清新,当时赏之,以为 《花间》、《兰畹》 不及,信然”(《词品》)。其实,这首词的基本风格是绮丽香艳的,并未跳出花间词春闺情思的范围,但在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方面,确实是造微入妙、功力非凡。

上片写的是“玉人”在黄昏时分徘徊庭院、欣赏早春晚霞以及月下摘梅的情形。“楼角初销一缕霞”,写她仰望远天,看到天际一缕晚霞正在点点消逝。晚霞是极其美丽的,南朝诗人谢眺有 “余霞散成绮”的名句。唐·韩琮 《霞》诗咏赞曰:“应是行云未拟归,变成春态媚清晖。深如绮色斜分阁,碎似花光散满衣。”“玉人”当然也是非常喜爱晚霞的,所以她一直在举头欣赏,直至那最后一缕绚丽多姿的霞光的消失。“楼角”一词,不仅告诉我们那“一缕霞”是斜挂在飞檐高耸的 “楼角”之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优美感,而且还暗示着玉人是在楼下观霞,那座楼便是她的休憩之所。次句 “淡黄杨柳带栖鸦”,是玉人从远处收回视线所看到的近处景象。时值早春,高大的柳树梢头,结绽着无数淡黄的柳叶芽儿。一只乌鸦大概是急于归巢,从树梢头一掠而过,转瞬便不见了踪影。胡仔所以会特别称赞这句诗 “写景咏物,造微入妙”,原因是它遣词造语极其准确,形象性很强。杨柳既是 “淡黄”,则必定是早春无疑。淡黄杨柳,唐诗中屡见,如李白《古风》:“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杨巨源 《城东早春》: “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柳中庸 《幽院早春》: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白居易 《杨柳枝》: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贺铸作词,善炼字面。夏敬观手批贺铸之词集 《东山词》说:“小令喜用前人成句,其造句亦恒类晚唐人诗。慢词命辞遣意,多自唐贤诗篇得来,不施破碎藻采,可谓无假脂粉,自然秾丽。”《默记》也说:“贺方回遍读唐人遗集,取其意以为诗词。”“淡黄杨柳”源自唐人 “黄金柳”、“半黄柳”,这是很明显的,但又不照搬照抄,而是能巧妙自然地加以运化。“半黄柳固然不错,但似乎缺少些具体、明晰。假如词人所写之时为朗日高照的白天,那么不妨下 “金黄杨柳”四字,而现在是 “楼角初销一缕霞”的黄昏,自然条件色起了变化,所以只能取 “淡黄杨柳”了。“带栖鸦”之 “带”也用得极其精采。在这里,“带”是 “映带”(景物相互衬托) 的意思。词人通过精心选择,摄下了急于归巢的飞鸦掠过柳树梢头的一瞬间,把静态的树与动态的鸟组合在一起,同时使淡黄杨柳与黑色乌鸦形成色彩上的比照,使这句诗所表现的画面具有构图活泼、气韵生动、色彩丰富的特点。

晚霞已经消逝,飞鸦已经归巢,淡黄杨柳也渐渐模糊。按理说,徘徊庭院的玉人应该回房歇息了。然而,一轮冰清玉洁的明月又升了起来,庭角随风轻摇的梅花沐浴在皓月清晖下,显得分外格高韵雅,楚楚动人。于是,她忍不住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摘下了那朵正在枝头颤袅的梅花。

上片三句,通过描述玉人在庭院自黄昏至月夜的行为动作,展示了她的爱美之心,惜花之意。下片,叙写其夜深回房的动作和感受。“笑捻粉香归洞户”,说她一边走回闺房,一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捻弄摘下的梅花。捻: 用手指搓。粉香: 指梅花。洞户: 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此处指闺房。“笑”字,呈现其娇美之态,欢悦之情;“捻”字,可见其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回房之后,玉人随即于 “窗纱”之内 “更垂帘幕”,原来 “东风寒似夜来些”,此刻夜已深,风送寒,她已感觉到阵阵凉意。些,读音suo,语助词。见于楚辞。

总的看,这首词描述一位富贵人家的少女自黄昏至深夜的悠闲安逸的生活情况,风格绮丽,着墨淡远,通篇写景,从字面上看不出有什么深意。有人认为,这首词 “纯是唐、五代遗音,通首不见一情语,而深厚之味、绵邈之情,必几经讽咏始能领会”(陈匪石 《宋词举》 卷下),意思是说它另有比兴托喻之深意。恐怕是求之过深了。尽管这首词在内容上并没有多少新意,但如前所说,“淡黄杨柳带栖鸦”是“造微入妙”的佳句。贺铸填词,十分注意锤炼词句。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曰:“贺方回《石州慢》,予旧见其稿,‘风色收寒,云影弄晴’ 改作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又 ‘冰垂玉筯,向午滴沥檐楹,泥融消尽墙阴雪’ 改作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消尽龙沙雪’。”可以揣想,贺铸能写出“淡黄杨柳带栖鸦”这样的佳句,也必定下过一番推敲工夫。在贺铸的词集里,象这样“造微入妙”的警句是不少的,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愁随芳草,绿遍江南”(《怨三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桃灯夜补衣”(《半死桐》),等等。贺铸还因“试问闲愁都几许”几句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诚然,诗词创作以全篇浑融、通体光华为上,但也少不了“造微入妙”的佳句。晋代陆机在 《文赋》 中提出:“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首次强调了熔铸警句的重要性,并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之语来形容警句在作品里是所具有的点睛摄神般的重要作用。一首诗词如果没有令人击节叫好的警句,则必然会影响其流传。如南朝诗人王籍,曾有文集10卷,早已湮没无存,诗歌也仅剩2首,但因有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联体现以动写静的艺术辨证法的警句,使他不仅名重当时,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常常被人提起。就拿贺铸这首词说,其内容并无多大特色,假如没有“淡黄杨柳带栖鸦”这一句,恐怕就不会被词选家所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