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类·写景逼真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数语写景逼真,不减昌黎《山寺》诗。语奇情至。(陈廷焯《云韶集》 卷
五)
【词例】
清 平 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解析】陈廷焯评本词说:“数语写景逼真,不减昌黎 《山寺》 诗。语奇情至。”所谓“写景逼真”,就是不但要把景物描绘得像真的一样,而且要写得自然,写得活,写得传神。唐朝诗人韩愈的 《山寺》诗即具有“写景逼真”的特色,诗中写道:“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这些写景的诗句,不但真实地描摹出景物的形象,而且通过“荦确”、“飞”、“足”、“大”、“肥”、“出”、“入”、“红”、“碧”、“烂漫”等一系列词语,把景物的特色刻画得淋漓尽致,把景物写得有生气。而且在这些景物身上还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洵可谓“语奇情至”。
再看“不减昌黎《山石》诗”的辛弃疾的这篇《清平乐》。词的上阕是描写景物,共四句,都是写作者所居的王氏庵中的荒凉凄寂。前两句是写庵中动物的行为动作。作者看到饥鼠在床的周围窜来窜去,蝙蝠在灯前翻飞不已。“绕”字和“饥”字,写出老鼠出没之频繁,以及身形之瘦弱;“蝙蝠翻灯舞”则表明这种动物也为觅食而来,想要捕捉聚飞在灯前的蚊、蛾为食。这两句景语之所以写得逼真,首先在于写出鼠、蝙蝠这两种动物通常的活动情况——夜间出来活动。其次,写出它们的共同的生理要求——觅食充饥。绕床飞跑的鼠是瘦弱的饥鼠,这是人容易看得清的,这种饥鼠“近人犬,数惊恐之。”它与“大如斗”的“官仓之鼠”是完全不同的。迅速飞来飞去的蝙蝠,人们是不容易看清它们的饥饱肥瘦的,但从它们的“翻灯舞”的行为,可以想见它们也是处于饥饿状态中。这两句词,可以说把鼠和蝙蝠这两种动物写得活灵活现,所以是写得很“逼真”的。
接下来再来剖析三、四两句。如果说前面两句所写的是作者看到的景物,那么这两句就是写作者听到的声音了。松风,风吹群松所发出的如波涛般的声音。而这种“松风”又是在“屋上”吹,这就表明作者“独宿”的王氏庵是在“博山”脚下;“松风吹急雨”,松涛声,急遽的打在屋顶的雨点声,声声入耳。作者以十分精炼的语言准确地写出王氏庵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景物和天气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和自然真实之感,这可以说是做到了“写景逼真”。第四句“破纸窗间自语。”作者把风吹窗上破纸所发出的呼拉呼拉的声音说成是“自语”,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把风吹窗纸的声音写活了。
以上四句景语,极力渲染作者居住的博山王氏庵的凄凉寂寞气氛,不但写得形象逼真,而且在这些景物身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本词是作者被罢官闲居信州 (今江西上绕市) 以后所作,作者所写的饥鼠,觅食的蝙蝠,松风骤雨等荒凉景象,无不透露出这位爱国志士忠而被贬,壮志难酬的抑郁情怀;那“窗间自语”的“破纸”,不也正是衬托出作者遭受投降派排挤,无处申诉苦衷,只有自言自语的愤懑吗?真可以说是“语奇情至”。
在中国词史上,除辛弃疾的这首词具有“写景逼真”的特点外,还有一些词作也有这种特色,如北宋晏殊的 《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李攀龙评此词云:“春景春情,句句逼真,……”(《草堂诗余隽》)还有清朝人蒋春霖所作 《台城路》 词云:“惊飞燕子魂无定,荒洲坠如残叶。树影疑人、鸮声幻鬼,攲侧春冰途滑。颓云万叠。又雨击寒沙,乱鸣金铁。似引宵程,隔谿磷火乍明灭。
江间奔浪怒涌,断笳时隐隐,相和呜咽。野渡舟危,空村草湿,一饭芦中凄绝。孤城雾结。剩羂网离鸿,怨啼昏月。险梦愁题,杜鹃枝上血。”陈廷焯对这首词的评语也是:“状景逼真,有声有色。”(《白雨斋词话》 五) 从以上所引词例可以看出,古代有许多词人的作品,都具有“写景逼真”的特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