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类·一片化工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境界类·一片化工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方回词,笔墨之妙,真乃一片化工。《离骚》耶,《七发》耶,乐府耶,杜诗耶,吾乌乎测其所至。(陈廷焯 《词坛丛话》)

【词例】

横 塘 路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解析】化工即天工。说笔墨之妙,如同一片化工,指写景抒情自然入妙,气韵天成,悠然神远。在艺术创作中,“化工”与“画工”相对。主张笔墨入化,即反对泥着刻削,了无余意,主张传写事物整体的精神、气象、意趣,使之有高情远意,神余言外。

贺铸的 《横塘路》,笔含韵致,写得浑融一片,又言外颇有远神。陈廷焯对贺词的那种又似离骚,又似七发,又似乐府,又似杜诗的妙趣难言的感受,恐怕也是就此类名篇而发。说此篇妙趣难言,一片化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词上片写词人退隐幽居中,对美好的政治理想,隐然似有所求,又深感其渺茫难期的那种悒郁幽索,又偶起微澜的复杂情怀。这种微妙的情感状态,词人托之以常见的艳情题材,但那巧妙的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流溢词中的幽结之思,深长意味,使词别有一片浑融的化境。词的上片先写自己追慕“宓妃”,但居处幽僻,佳人不至,自己只能目送芳尘。暗用曹植《洛神赋》的意象,人们不觉其艳,而特别感到她的芳洁与缥缈。因而,觉言外有神,自然想到宓妃、洛神这类形象的比兴意义。下面从对方着笔,写佳人深居独处。词人从其居处优雅,唯与春光相伴,写佳人的芳洁资质。而词人对佳人的关切,又表现出二人来相晤,而可以相知的特别联系,于是,词人对美好、芳洁的向往,和美的难以追求,得到进一步的表现,同时佳人的形象又折射出词人对自己美好的心灵、资质的自我认定。上面这两层,我们深入领略之后,就觉得这情事只是一种比兴、象征,似水中月,镜中花,空灵而有深蕴。而词人的以芳洁自持,及求索、迷惘、怨悱的心理意绪,见于象外,融成一片,毫无痕迹,其义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如此笔墨,实为一片化工。词的下片集中写怅惘之情,即 “闲愁”。对这闲愁的描绘,是此词化工之妙的又一体现。词人先写自己在暮色将临之时,在长满香草的泽边徘徊,不见佳人,心中生愁。这两句承上片之意,仍是比兴,而下面,接 “断肠”,写闲愁。词人连用三个比喻,把抽象的情感、心怀拟为具体景象,而且,在描绘兴象之时,取三种景象相关的特征,使一川烟草的凄迷绵远,满城风絮的萦绕、纷乱,梅雨的迷濛、飘洒,交织成一个迷离缥缈的空间,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词人的忧思愁绪丝丝缕缕,纷纷扰扰,无边无际,无尽无休。词人笔墨之妙,又是有神无迹,一片化工。

笔墨之妙,一片化工,或曰 “笔墨入化”,“运笔以神”,这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历代的艺术创作都贬抑画工之巧,因为它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理,没有活力,没有意味。明人李贽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 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 ……要知造化无工,有神圣,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第二义矣。”提倡化工,追求自然真实,无笔墨之痕,而使所写如天生地造,神韵天然。笔墨有化工之妙,便无琐屑浮薄之笔,“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写出性灵,意趣,一唱三叹之音,这样,便超隽、拔俗,“骨秀神清,玲玲高韵,由天机胜。”(《蓼园词评》)有神有骨,“气体高妙”,达 “诗之极致。

化工之笔,写神韵,意趣,追求整体意境,所以能状难描之景,传难达之情。清人贺裳在 《皱水轩词筌》 中谈 “词家化工之笔”时说:“词家须使读者如身履其地,亲见其人,方为蓬山顶上”,使人观其境,“直觉俨然如在目前”。黄蓼园评张子和《渔歌子》时说:“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对面已有不能自由者,已隐跃言外,蕴含不露,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蓼园词评》)

笔墨之妙,一片化工,这是词人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那些著名词家的作品因风格不同而面貌各异,但他们用笔行文,往往都有入化之妙。苏辛一清旷,一雄豪,但写景造境、言怀抒情都无痕有神,一片化工。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兴会高骞,仙气缥缈”,天上人间,连成一片,唯见词人超然物外、直欲远飞遐举的超旷性情,把深邃的人生之思表现得灵动超妙,神味无穷。所谓“出神入化”,正是指此类而言。他那首风格清婉的 《洞仙歌》 描绘花蕊夫人:“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淡笔濡染,遗貌写神,情韵远出,浓郁的艺术氛围令人沉醉,沈祥龙说,读之 “自觉口吻俱香”,其妙 “在神不在迹”。(《论词随笔》)咏物之作,如能笔墨入化,便可写出虫鸟花卉的精神、特质、生气与活力,使词篇达于化境。如周邦彦 《苏幕遮》 中描写风荷: “叶上郎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笔调清新自然,深得造物之妙。王国维评它 “真能得荷之神理”。(《人间词话》)在写景的词作中,笔墨入化,便可描绘出充满清机天趣的天然佳景,如晏殊 《破阵子》,这样描写春景:“池上苔藓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长日飞絮轻。”只短短四句,可是,天容时态,骀荡春光,尽在眼前,又悠远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