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重连镳,金鞍被桂条。
细尘鄣路起,惊花乱眼飘。
酒醺人半醉,汗湿马全骄。
归鞍畏日晚,争路上河桥。
侠客被写进古诗,始于曹植的《白马篇》。魏晋以后的游侠诗大多赞美游侠的勇敢机智和爱国热情,通过罗列游侠的各种高超武艺,夸张人物的慷慨意气,较富于理想色彩,很少个别、具体的情景描绘。庾信的这首侠客行,则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截取侠客醉后跑马上桥的一个场面,借助细节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诗一开头,首先推出侠客连骑而行的一个特写,写游侠风采。“镳”即马衔,“重连镳”是说侠客重义气,好交友,喜欢乘马相连而行。“桂条”指一种名马。“金鞍”句本意是名马身上披着金鞍,而“桂条”的字面意义又造成金鞍上披饰着桂枝的错觉。这就使侠客一出场便平添了几分风流。
侠客在路上跑过,带起一溜细尘,障蔽了路面。纵马过处,惊得花片纷纷飞落,在喝得醉醺醺的侠客眼前乱飘。“惊花”句不仅渲染出春天的气氛,为整个画面添上了一笔鲜丽的色彩,而且表现了微醉之人在眼花耳热之后的视觉感受,尤为细致传神。在这一片纷纷扬扬的尘土和飞花之中,坐在马上的人含着醉意,浑身被汗湿透的马也像人一样带着骄态。“酒醺”二句描摹真切,读之几乎能闻到他们身上散发的汗气和酒味。以上写人马由远而近、疾驰而过的姿态和意气,远景与近景快速交接。全诗最后在这群人马并驱急驰、争上河桥时结束,犹如定住的亮相,令人由侠客们在归途中仍然争强好胜的神情,想到他们平时狂放纵恣的生活。
据倪璠注,此诗一作《画屏风诗》二十五篇之首。能将画上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还原为如在眼前的情景,已属不易。更重要的是,这首诗使游侠以一种崭新的风貌进入了诗歌:他们意气相倾、骀荡豪纵,联骑飞鞚,狂饮酒肆,“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小放歌行》)唐代诗人更倾心的显然是这种风流侠少的气质和风度。因此,从南北朝到初盛唐,游侠诗的主题由抒写侠士的英雄气概和报国志愿,转为表现人物的少年意气和风流豪宕,艺术表现也由一般的概括罗列转为细节神情的刻画和一角小景的截取。游侠题材所发生的这一重要变化,正是以庾信这首《侠客行》为信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