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姚鼐

山行·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这首诗的题目是“山行”,却与一般写山色的诗有所不同,它写的是江南山乡春耕的情景。

开首两句用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类的活动。布谷鸟是人们熟悉的,又叫杜鹃,在春夏之交南方的耕种季节鸣叫,它那“咕咕”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人种谷一样,所以又叫布谷。诗句中的“劝”字形象而富乡村气息。春锄也就是白鹭,也是江南常见的一种鸟类,全身雪白,两腿细长,喜欢在水田与河边活动。唐代诗人皮日休有“一声拨谷桑柘晚,数点春锄烟雨微”的诗句,张志和在《渔父歌》中也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许多古代诗人都写到过它。这种鸟在水中起飞,很远就能听到翅膀打水的“扑扑”的声音,当它们成群地在绿色的山野里飞翔时是很美的。诗人抓住了山间这两种鸟的活动,把整个山区的春景点画得十分生动、怡人。

第三句转过来写山路,扣题发挥。山路显然是盘旋而上的,自下望去仿佛被巨刃一层一层划开了一样,越往上山路越细。每一层都被石块和杂树包围着,层层盘旋,越走越高。这种写法把江南山路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如果不写这一句,山间行路的情形体现不出来,诗人的形象和观照点就无从落实,作为山乡生活的大背景也看不到了。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关注的是山乡的春耕,此时终于突现出来了。刚才诗人是从下往上看,看山路;现在低头往下看,看山根。山下斜坡上面的梯田修整如镜,一道道带子似的绕在山间。从梯田方向正传来汩汩的放水声,由水声可以想见农民们已开始播种稻谷了。至此首句布谷鸟的劝耕得到了呼应,全诗的主题也得到了实现。诗人在山路上感到欣喜的就是这片欣欣向荣的山民生活,这里面有很多他所熟悉的、感到亲切的东西。诗中的感情原来发自于此。

当人们看到自然已经和人类的生存活动打成一片,并且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时,自然就会产生一种特别亲切的感受,也许这就是此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