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幸福在物质的攀比中渐行渐远

人生的幸福在物质的攀比中渐行渐远

原典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译释

唯有品德才学可以与人相比,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修养德才;若是穿着饮食不如他人,不要自卑生气。

解读

人生最大的痛苦来自比较

不知从何时起,如今的毕业生,不管是研究生毕业、大学毕业还是高中毕业,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的集体合影纪念,“拍毕业艺术照”“谢师宴”“买服装做美容”“毕业旅行”……各种形式的毕业“狂欢”轮番上演。而且,这些几乎已成为毕业的一种程序。对于一些毕业生来说,假如错过一个环节,即使拿到了毕业证也不算是真正的“毕业”。毕业生们试图通过某种方式纪念自己的毕业,也无可厚非。然而,炫耀、攀比心理却导致毕业生的这些活动变得畸形。毕业,慢慢地演变成一种形式上的浮华而已。

现代人总是喜欢攀比,这些攀比在微信朋友圈,也在人们聚会时的言语里,在餐桌上,在旅行地,在太多太多的地方。很多时候,人们用尽华丽的词语,天花乱坠的描绘,不过是为了证明一句:其实我过得还不错。

在网上看到一个很热门的段子:“幸福不是你的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的笑声有多甜;幸福不是你开多豪华的车,而是你开着车平安到家;幸福不是你的爱人有多漂亮,而是爱人的笑容有多灿烂;幸福不是在你成功时的喝彩多热烈,而是失意时有个声音对你说:朋友别倒下!幸福不是你听过多少甜言蜜语,而是你伤心落泪时有人对你说:没事的,有我呢。”

所以,真正的攀比不应该是锦衣、华服、豪宅、香车等物质上的丰裕,而是在人心,在你的心底真正能感觉到的温暖。

《弟子规》中说:“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意思是说,如果你的衣服和饮食不如别人,不必生气,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不是出在这个上面,而是德行:“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也就是说,我们真正应该与人相比的是德学和才艺。

古代《说苑》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位姓南的先生去看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友程先生。程先生知南先生远道而来,非要盛情款待一番,就煮了一条鱼给他吃。什么鱼呢?娃娃鱼。娃娃鱼是国家保护动物,是不能吃的。于是,南先生就说:“吾闻君子不食鲵鱼。”南先生的意思是,娃娃鱼叫起来像小孩哭一样,君子有恻隐之心,是不忍心吃的。

程先生的心一下子由初见朋友时的欢喜变得疑惑起来,心想,自己好心好意做了顿大餐来招待他,怎么反倒受了冷遇,就说:“乃君子否,子何事焉?”反问南先生道:“怎么,你觉得你算君子?吃不吃娃娃鱼和你有什么关系啊?”

南先生说:“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南先生的意思是,我还不是君子,但我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普通人都是去跟他人比物质生活上的优越,而君子比的是道德。在道德上比,所以广德。南先生还说:“下比,所以狭行也。”如果往下比,就会越比越狭窄。

南先生的意思是什么呢?人生可以比较,但是人一定要经常和那些比自己有学识、有德行的人去比,而不是经常和那些道德败坏、吃喝享乐的人去比,那样,你只会沦为一个只知享乐、不知进取的人。

生活的品质虽然与物质的充裕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并不大。一个戴金链子的暴发户的生活品位也许并不如一个普通青年的生活品位高。品质不是用金钱就能买到的,而是用心感觉出来的。可令人失望的是,人们总是抱怨物质条件的匮乏,却鲜少通过感觉来提升自己的品质。人们光忙着追求时尚美丽和感官刺激,烫各种造型奇特的发型,玩各种游戏新颖的手机,沉溺在物欲的追求中,从不知足,却鲜少用文化来沉淀自己。

在寻常的街巷里,有一个姑娘总是一袭纯白的套装,面带微笑,优雅地上班下班。她虽然很普通,但每到一处总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她就像是夏日的紫丁香,令你不得不由衷赞赏。你会猜测,她一定是位事业出众的女强人吧,或者是某位老总的千金,或者那种嫁了富豪的阔太……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

她小时候家境贫寒,日子过得很清苦。偏偏命运弄人,她感情路不顺,两年前离婚,负心的丈夫除了女儿,什么也没有给她留下。

但她一直不忘父亲的教诲:“不管将来生活怎样,千万不要抱怨,精神富足才算是真正富有,无论贫困还是富贵,都要优雅地活着。”

父亲不仅教会她乐观的生活态度,还用实际行动告诉她如何快乐地过好每一天。父亲的衣着虽非名牌,但极讲究,整洁得体,一尘不染,使他看上去神采奕奕,风度翩翩。即使经济条件最差的时期,父亲也不忘周末带着女儿到公园散步。有一次父亲指着远处一对正在散步的父女,说:“看见了吗?那是某集团公司的老总和他的孩子,我们过得丝毫不比他们差。”

他深受父亲的影响,虽不追求奢华的生活,但有着极高的生活品位。她从小熟读诗书,精通音乐,懂得用简约的服饰装扮自己,画淡雅的妆出门,时常微笑,对每个人都保持友好的态度,在微者面前不傲,在高者面前不卑,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她看起来总是那么气质脱俗,让人敬慕不已。

从这个故事中可看出,一个即使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人也可以优雅地生活。而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因为精神上的充实,即使他的生活并不富庶,人生经历并不豪迈,但他内在所散发的气质依然可以令人沉醉,他的人格魅力依然令人赏慕。

华语世界首席心灵作家张德芬说:“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只有一个追求出众才德的人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和、喜乐、知足,从而完成对生命的觉知,也只有当自己的内在世界调整得很好的时候,我们的外在世界才会变得更加顺利。

弟子规精华

千百年来的教育精华告诉我们,人不应该因为富贵就看不起人,也不应该因为贫穷就感到自卑。人可以比较,但一定要比才德、比修养,而不是在物质上相互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