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一、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呀?”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像个闹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国。”
二、作品简介
《战国策》:又称《国策》《国事》,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编,共三十三篇,十二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这部书的内容是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其文章长于说事,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比喻。
三、词语梳理
(一)重点词解释
[1]题目: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谏,接受规劝。
[2]修:长,这里指身高。
[3]形貌昳丽:昳:美丽。
[4]朝:早晨。服:动词,穿戴。
[5]窥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
[7]君美甚:你美极了。
[8]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美)。
[9]复:又。
[10]及:赶上,比得上。
[11]旦日:第二天。
[12]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同“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13]弗如远甚:远不如徐公美。
[14]暮寝而思之:暮,夜晚。寝,躺,卧。之,代词,指妻、妾、客“美我”一事。
[15]之:助词。美我:以我为美。美,用作动词,以……为美。
[16]私:动词,偏爱。
[17]诚:确实,实在。
[18]皆以美于徐公:以,动词,以为,认为。
[19]宫妇左右:指宫内的妇人、姬妾;左右:国君身边的近臣。莫:没有谁。
[20]王之蔽甚矣: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甚:厉害。
[2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22]能谤讥于市朝:谤:指责;讥,讽刺。谤讥,指责别人的过错。市朝,指人众会集的地方。(市朝:公共场合)
[23]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24]门庭若市:宫门和庭院里人挤得象集市一样。
[25]时时:有时,不时地。间:间或,偶然。进:进谏。
[26]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27]虽欲言无可进者:虽:即使。
[28]皆朝于齐;朝:朝见。
(二)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指责,劝谏(中性词)。今义:诽谤,讥讽(贬义词)。
[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
[6]暮寝而思之;寝:古义:躺而不睡。今义:睡觉地方。
(三)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四)一词多义
[1]修①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②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③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①皆朝于齐(朝拜)。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③朝服衣冠(zhāo)(早晨)。
[3]孰①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代词,谁)。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②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五)通假字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四、问题设计
1.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第一问原因是: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第二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看法且言之有理即可。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3.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答: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4.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答: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
5.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答:①对人对己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五、主旨
本文写邹忌用自己生活经历中的事作比喻劝告齐王治理国家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听取全国臣民的意见,以利于国家的政治革新,使别国畏服。文中通过邹忌讽谏齐王的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不好听的话;如果有了缺点错误,就要欢迎别人批评指出,并且及时改正,这样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