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县西南,为蜀中名胜之一。平羌江:即今青衣江,经峨眉山下,流入泯江。清溪:即清溪驿,在四川省犍为县,距峨眉山不远。君:指友人。一说指月。渝州:今重庆市一带。
[鉴赏导示]
这首诗是李白开元十三年 (725) 准备离蜀漫游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前人对本诗叠用五地名而不显得堆砌呆板,评价很高,这也可以说是这首诗的特色。
[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首句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用“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高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思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之妙。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敛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故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写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在写法上,全篇以“峨眉山月”为核心,以此为触媒,引发的意蕴十分丰富,加强了吟月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在章法上,全诗四句,连有五个地名,且组织精巧,意境深绵,丝毫没有堆砌的痕迹,于此可以看出李白绝句空灵秀丽的一面。
[鉴赏要点]
[1]名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意象迭现,形象鲜明。[3]意境明朗,借景抒情。[4]语言浅近,音韵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