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清照·一剪梅》高考古诗鉴赏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玉簟(dian):像玉那样光洁的竹席。锦书:晋朝窦滔妻苏若兰用锦织成一首《回文璇玑图》诗赠窦,故后世以此作为情书的美称。雁字:雁飞时排列成“一”字或“人”字。自:空自,徒然。

[鉴赏导示]

李清照(1084—约1151),别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省)人。她不仅是宋代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词为艳科,常以女性为主角抒发情感。但绝大多数词人都是男性,男子代女性之言,当然也不乏精彩的篇章,但总会给读者以隔一层的印象。李清照生长在文学气氛很浓的士大夫家庭里。丈夫赵明诚是个金石学者。他们在一起过了二十多年安闲的生活。这时候,她写的作品局限在上层妇女生活的狭隘范围。南渡以后,丈夫死了,自己孤苦飘零,她在词里就尽情地抒发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无依无靠的寡妇的哀愁。由于时代的动乱,她的生活感受也有所扩大,写下了一些关怀国家命运的作品,流露出思念故国、故乡的丰富感情。她以我手写我口,比男子作闺音的词作多了一份亲切,其白描艺术可以和数一数二的大词家相比。这首词叙写思念丈夫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结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远出做官时,抒发的是眷恋之情。上片通过秋光秋意的描写来烘托感情。荷叶残败,荷花凋谢,一派肃杀气氛,残荷凄景隐喻时间的流逝,和日渐增凉的竹席一样无情地诉说丈夫已去多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何况是多时呢?其孤寂哀伤心绪自然流露,真切逼人。轻提罗裙,登上小舟,去曾谙风景处排解烦忧,怎耐身不由己,望云中雁儿成行飞回,却不得夫君音信,只是自己独凭栏,月光洒满清秋的西楼!“轻解”、“独上”两句极力烘托孤寂心境:“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既衬托出自己的孤影也表达了对丈夫的企盼,其夫妻恩爱之情可窥一斑。下片女词人用近乎口语的情绪在倾诉着相思之苦:花儿飘零不断,水白白地流走,一种相思牵动着两地人的心灵哀伤,虽万水千山,却相思缠绵。这情怀无计可除,刚拂下眉头,却又涌上心头,由望转为想,由外及内,由深到浅,可见相思之深切之真挚。“花自飘零水自流”,以形象直观性的事物来涵盖无尽而抽象的愁情,把静止的相思化为一种永恒的风景。

巧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浅白的口语来传达缠绵、深挚的感情是这首词的最大特色,也体现出婉约词清新温婉的特点。这首词和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秦观的“西城杨柳弄春柔”相比,三词在音韵和意境上比较神似。李清照虽有模仿之嫌,但她的真实生活境况和情感体验及个人的才情,足以使她涵咏内心,挥笔而就,达成这首缠绵真切清新爽口的《一剪梅》,也是她“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写照。

[鉴赏要点]

[1]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2]巧用比喻。[3]语言明白如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