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记王忠肃公翱事

崔铣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患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

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本文选自《洹词》,原题作“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这里选了其中的两件轶事。王翱(1384—1467),字九皋,盐山(今河北省盐山县)人,明代名臣,忠肃是他死后的谥号。

这篇文章共有两段,分别写王翱的两件轶事。

第一段记述王翱担任吏部尚书期间坚决不给女婿调迁的故事,表现他不徇私情、刚正守法的思想品格。

故事的开头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公的女儿嫁给了京城附近某个官员作妻子,下面的矛盾冲突由此而起。首先是公夫人要“迎女”,而“婿固不遣”,岳母和女婿之间产生矛盾。一个“每”字说明矛盾早就有了,一个“固”字写出女婿态度强硬,矛盾尖锐。其实,女婿的态度主要不是针对岳母而发;他怒气冲冲地对妻子所说的话道出了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主要矛盾:女婿要求调迁京职,而公不同意。在女婿看来,提出调迁京职很合情理:第一,公“长铨”,有权办此事;第二,调迁后女儿“可朝夕侍母”,以尽孝道;第三,调迁“如振落叶”,简单易办。然而公就是不答应,因此他要“恚”,进而质问公:“固吝者何?”“固”字和“吝”字从侧面写出了公决不肯滥用职权。女婿在自己的要求遭到公拒绝后并不死心。他一方面利用岳母非常疼爱女儿的心理,采取“固不遣”的手段进行要挟,另一方面对着妻子大发脾气,借以迫使妻子和岳母一起向公施加压力。他的这一招固然有效。下面两句写女儿寄言,夫人求情,故事发展了。“置酒”是写夫人试图以温情软化公,“跪请”则写出夫人求情之切。显然,夫人的跪请不仅仅是替女婿的调迁说情,也是为了达到自己今后能和爱女常在一起的目的。接下来一句是故事的高潮。文中用“大怒”、“取”、“击伤”、”出”、“宿”等词语充分写出了公对女婿和夫人要求以权谋私的愤激之情以及断然拒绝的态度。最后一句,“婿竟不调”,交代事情的结果。不管是女婿的要挟,还是夫人的求情,都没有用。“竟”字下得好,叙述之中流露出作者的褒贬之情。

第二段记述王翱接受友人赠珠又还给其后人的故事,表现他廉洁奉公、重义轻财的思想品格。

这一层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公接受某太监的赠珠。首先写公与太监“甚相得”,并点出两人情投意合的基础是奉公守法。接着写公改官两广时,太监赠珠。“太监泣别”,说明两人情谊深厚;“大珠四枚”,说明礼物贵重。然而,公“固辞”,表现了他不贪财。当太监哭着说明了珠非受贿而得的不义之财时,才不得不“受珠”。写他“内(纳)所著披袄中,纫之”,既表现了公很珍视朋友的情谊,又为下文写授珠埋下了伏笔。第二层写公将珠交还给太监的后人。公还朝后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主动提出要帮助他们经营生计,表现了他的重义。但是“二子”认为,“公无从办”,这就从侧面写出了公为官廉洁,两袖清风,人们都晓得。当“二子”佯应后,“公屡促之,必如约”,进一步写其一片诚心。当“二子”伪造了屋券,公立即拆袄授珠,了却心愿。结句“封识宛然”与上文“纫之”相呼应,突出地表现了公重义轻财、清白廉洁的品格。

在封建社会中,象王翱那样不徇私情,刚正廉洁,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这篇文章记述的仅仅是王翱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一次家庭内部的冲突和一段与朋友的私人交往,却能从有权而不徇私和当官而不贪财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充分地表现了这位名臣刚正廉洁的思想品格。以小见大,这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色。同时,两则故事虽短,叙述却有头有尾,中心突出;写人笔墨不多,却能勾勒出生动鲜明的形象,这也是本文写作上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