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孙子

孙武,又称孙子。春秋末期军事家,与孔子大致同时。字长卿,齐国人。兵家的创始者。原为齐国田氏的后裔,后到吴国,助吴王阖闾改革图强。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孙子列传》)。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中,又发现了孙子的《吴问》等佚文。

孙子总结春秋时的战争经验,创立军事理论,认为决定战争胜败有“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计篇》),主张“道”(即政治的修明)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攻》)的战争指导原则。强调要力争战争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张通过“示形”迷惑敌人,“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计篇》),使敌人陷于被动地位;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之敌,“我专为一,敌分为十”,“以十攻其一”,“以众击寡”(《虚实》);机动灵活,“以正合,以奇胜”(《势篇》),通过奇正之变,因敌而制胜。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

要言之,《孙子兵法》是一个全面完整的体系。它从哲学理念的层面观察战争现象,揭示、探讨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而科学的思想、方法,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