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点拨·精心结构》状物作文写作技巧

技巧点拨·精心结构名言大全

技法解说

所谓精心结构,是指写作的顺序和整篇文章的结构。

写作状物的文章要根据写作对象的特征,选用恰当的写作顺序,才能把写作的对象说清楚。

写作的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空间顺序一般用来说明对象是实物的形状、构造、方位等,多用来说明建筑物。一般按它所占有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左右等次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顺序。时间顺序一般用来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或者按发展阶段为顺序,多用来说明具体事物的建筑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等。逻辑顺序是按事物的事理逻辑关系为顺序进行写作,或先总体后局部、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按事物的因果关系等来安排写作顺序。

除安排好上面所讲的写作顺序外,还特别要精心构思整篇文章的结构。整篇文章构思好就能够高屋建瓴,思路畅通,写出文采写出特色来,并能给人以结构之美感,特别是在中考和高考作文中,精美的结构也是高分作文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状物文章的整体构思,较有新意的是在总——分、总——分——总等方面做文章。例如一事物有多个特点或由多个因素构成,就可以采用“总分”、或“总分总” 的结构,“分” 的部分可用小标题或用序号标出。这样写可使文章眉目清楚,特点突出,也较容易写出文采。



范文点评

1. 毛肚火锅制法简介



重庆 包 雷



毛肚火锅,是重庆的名小吃之一。它具有麻辣鲜烫、香美嫩脆的特点。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毛肚火锅的制作方法。

毛肚火锅,听了这个名字,你可不要以为就是光吃毛肚,而是以牛毛肚为主,辅以其他荤素菜品,由食者自烫而食。

要制火锅,先要准备辅料和调料。辅料是1250克牛肉汤,200克牛油; 调料要25克冰糖,25克辣椒面儿,15克料酒,6克花椒,10克川盐,40克豆豉,100克醪糟汁,125克郫县豆瓣。

主要还是买主料。荤食有水牛毛肚、黄喉、鸡血、午餐肉、鳝鱼片及猪肉、肝、腰; 素菜有黄葱、蒜苗、菠菜、豌豆尖,莲花白菜等; 还可加上粉条、木耳、豆腐等。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烹制了。

第一步,是制卤水。先将郫县豆瓣切细,豆豉春成泥状,冰糖春碎,再将锅洗净,放在大火上,然后向锅里下牛油,待牛油融化后,就加郫县豆瓣,搅成红色为止。接着再放花椒,快速炒香后,又向锅里掺入牛肉汤,然后加入豆豉、冰糖、辣椒面儿、川盐、料酒,煮沸约10分钟,再盛半碗水倒入锅内,最后用小调羹底将锅内卤水面上的泡沫轻轻地粘入碗中倒掉,绝不要用小调羹舀,以免将卤水中的油舀去。

第二步是片切生片,技术性较强。先将毛肚的杂物抖洗干净,摊于案板上,将毛肚叶层理顺,再用冷水反复清洗至无草味,切去肚门沿圈的 “肚沿”,撕去底板的油皮,以一张大叶和一张小叶为一连,顺纹路切断,再将每连叶子理顺摊平,切成宽为五公分的片,用冷水漂起。黄喉的切法与毛肚一致。猪肉及腰、肝洗净后,均应片 (用刀斜着切) 成薄片,片得越薄越好,还应片大张一点儿。鸡血凝块用刀切成一公分半厚的片子。午餐肉可切成厚薄适于食用的块状。鳝鱼应将其破背,剔骨,去内脏和头,横着切成约一寸二长的片子,莲花白菜应取叶子,去掉粗筋,将叶子撕成长片。粉条和木耳只需洗净即可。

最后将鳝鱼片先下锅煮,其他荤菜、素菜分别盛于小盘中,随吃随烫,但在烫时要适当掌握火候,时间短了是生的,长了会老,不嫩。尤其是烫毛肚和黄喉时,更应注意,待毛肚和黄喉烫得硬伸时即熟,便可食用。

在烫食时,最后备用麻油蘸食。还应在麻油内放入味精,这样能使火锅的味道更鲜美。

如果想使猪肉、肝、腰片等要滑嫩,可在上面码上豆粉,但不宜多用,以免浑汤。

在食用过程中,还可备茉莉花茶或老鹰茶解油腻。你不妨照此法做一做,准能一饱口福。

点评:

本文介绍了重庆名小吃之一的毛肚火锅。先从特色、选料、备料等方面详加说明; 文章的主体部分按制作的时间先后安排说明顺序,分别用 “开始”、“第一步”、“第二步”、“最后” 等词语标示,条理十分清楚,仿佛只要照着做就可真的一饱口福。

2. 兔子的奇闻



王金宝



一说起兔子,便会唤起少年朋友对美好童话的回忆。兔子以它善良和温顺赢得少年朋友的喜爱,在我们赞美它的时候,是否想过这样一些有趣的问题: 兔子为什么有几种颜色的眼珠? 为什么都长着大而长的耳朵? ……这里面有着不少奥秘呢!

眼睛的秘密



兔子的眼睛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灰毛兔的眼珠是灰色的,蓝毛兔的眼珠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兔子的皮毛和眼珠的颜色决定于兔子体内的色素。可是,白兔的皮毛是白色的,为什么眼珠却是红色的呢?原来白兔体内不含色素,皮毛是白色的,眼珠本身也是无色的,人们看到的红色眼珠,只是眼珠内血液所反映出来的“血色”。

不管兔子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它的两只眼睛都长在头部两侧。一只眼睛只能看到物体,无法判断距离,只有两只眼睛同时看到某一物体时,才能判断距离远近。兔子两只眼睛能同时看到的范围很窄,比人眼所见范围少十几倍。兔子往往缓缓地左右移动面部,借以判断物体距离,所以当兔子被追逐而快速奔跑时,来不及转动面部,就会发生视觉判断错误,常常会一头撞上树桩或其他物体。可见,守株待兔的故事虽然可笑,却是可信的。

耳朵的趣话



俗话说“兔子耳朵听得远”,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要归功于兔子那对能自由活动的大耳朵。兔子在野外生活常常受到猎食者的威胁,在野生生物生存竞争中它的耳朵就长得特别的长,能收集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波。它能够帮助潜伏在草丛中的兔子觉察到周围的动静。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兔子耳朵还能调节体温。兔子的体温高达40℃,得天独厚的耳朵是一种天然的 “散热器”,它不断向空中释放体内的热量。当天气寒冷时,兔子将两只耳朵紧紧贴在背上,用来保温; 当天气炎热时,便将两耳挺起用来散热,多方便啊。

有个叫舒尔茨的美国学者特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别出心裁地利用四只长耳兔作为温室的 “热源”。在这个温室里,他一面饲养兔子,一面种植作物,当室外气温为0℃时,“兔热”居然使室温保持在13℃左右。这样看来,兔子耳朵还是一项宝贵的新能源哩!

点评: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并运用小标题的形式,使说明的内容集中、清楚。

总述部分提领全文,引起阅读兴趣。分述部分: “眼睛的秘密” 揭示眼睛颜色的原理及“守株待兔” 中兔子撞树的可能性;“耳朵的趣话” 虽为 “趣话”,但对兔子耳朵功能的揭示则是有科学数据为依据的。

本文属于一事物具有多个特点,采用总分结构辅之以小标题,便于说明写作对象的特征,条理十分清楚,写得富有情趣和文采,对我们写作此类文章不无启迪。

3. 少数民族的茶



藏族“酥油茶”



西藏有 “世界屋脊” 之称,茶叶是当地人民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因此成了西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食品。目前,西藏的年人均茶叶消费量达15公斤左右,为全国各省、区之首。

藏族饮茶,有喝清茶的,有喝奶茶的,也有喝酥油茶的,名目较多,喝得最普遍的还是酥油茶。所谓酥油,就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搅拌,倒入竹桶内,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至于茶叶,一般选用的是紧压茶类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酥油茶的加工方法比较讲究,一般先用锅子烧水,待水煮沸后,再用刀子把紧压茶捣碎,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时左右,待茶汁浸出后,滤去茶叶,把茶汁装进长圆柱形的打茶桶内。与此同时,用另一口锅煮牛奶,一直煮到表面凝结一层酥油时,把它倒入盛有茶汤的打茶筒内,再放上适量的盐和糖。这时,盖住打茶筒,用手把住直立茶筒并上下移动长棒,不断催打。直到筒内声音从“咣当、咣当” 变成 “嚓咿、嚓咿” 时,就表示茶、酥油、盐、糖等已混为一体,酥油茶就打好了。

打酥油茶用的茶筒,多为铜质,甚至有用银制的。而盛酥油茶用的茶具,多为银质,甚至还有用黄金加工而成的。茶碗虽以木碗为多,但常常是用金、银或铜镶嵌而成,更有甚者,有用翡翠制成的,这种华丽而又昂贵的茶具,常被看作是传家之宝。而这些不同等级的茶具,又是人们财产拥有程度的标志。

喝酥油茶是很讲究礼节的,大凡宾客上门入座后,主妇立即会奉上糌粑,这是一种炒熟的青稞粉和茶汁调制成的粉糊,也有捏成团子状的。随后,再分别递上一只茶碗,主妇很有礼貌的按辈分高低,先长后幼,向众宾客一一倒上酥油茶,再热情地邀请大家用茶。这时,主客一边喝酥油茶,一边吃糌粑,这种不可多见的饮茶风俗,对多数人而言,真有别开生面之感。不过,按当地的习惯,客人喝酥油茶时,不能端碗一喝而光,这种狼吞虎咽的喝茶方式,被认为是不礼貌、不文明的。一般每喝一碗茶,都要留下少许,这被看作是对主妇打茶手艺不凡的一种赞赏,这时,主妇早已心领神会,又来斟满。如此二三巡后,客人觉得不想再喝了,就把剩下的少许的茶汤有礼貌地泼在地上,表示酥油茶已喝饱了,当然主妇也不再劝喝了。

由于藏族喝酥油茶有着比其他民族喝茶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男女老少,达到人人皆饮的程度,每天喝茶多达20碗左右,很多人家把茶壶放在炉上,终日熬煮,以便随取随喝。当地有一种风俗,当喇嘛祭祀时,虔诚的教徒要敬茶,有钱的富人要施茶,他们认为,这是 “积德”、“行善”。所以,在西藏一些大的喇嘛寺里,往往备有一个特大的茶锅,锅口直径达1.5米以上,可容茶水数担,在朝拜时煮水熬茶,供香客取喝,算是佛门的一种施舍。在男婚女嫁时,藏族兄弟视茶为珍贵礼品,它象征婚姻美满和幸福。

蒙古族奶茶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一些省、区,蒙古族牧民以食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粮、菜为辅。砖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成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在牧区,他们习惯于 “一日三餐茶,一顿饭”。所以,喝咸奶茶,除了解渴外,也是补充人体营养的一种主要方法。每日清晨,主妇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锅咸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欢喝热茶,早上,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将剩余的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随时取饮。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咸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蒙古族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的器具是铁锅。煮咸奶茶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千克~3千克,烧至刚沸腾时,加入打碎的砖茶50克~80克。当水再次沸腾5分钟后,掺入牛奶,用奶量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稍加搅动,再加入适量盐巴。等到整锅咸奶茶开始沸腾时,才算把咸奶茶煮好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饮。

回族罐罐茶



喝罐罐茶,以喝清茶为主,少数也有用油炒或在茶中加花椒、核桃仁、食盐之类的。回族认为,喝罐罐茶有四大好处: 提精神,助消化,去病魔,保健康。熬罐罐茶并不复杂,使用的茶具,通常是一家人一壶 (铜壶)、一罐(容量不大的土陶罐)、一杯(有柄的白瓷茶杯); 也有一人一罐一杯的。熬煮时,通常是将罐子围放在壶四周火塘边上,装半罐水,待壶中的水煮沸时,放上茶叶8克~10克,使茶、水相融,茶汁充分浸出,再向罐内加水至八分满,直至茶叶又一次煮沸时,才算将罐罐茶煮好了,即可倾茶汤入杯开饮。也有些地方先将茶烘烤或油炒后再煮的,目的是增加焦香味; 也有的地方,在煮茶过程中,加入核桃仁、花椒、食盐之类的。但不论何种罐罐茶,由于用茶量大,煮的时间长,所以,茶的浓度很高,一般可重复煮3次~4次。

苗族八宝油茶



八宝油茶的烹调比较复杂,先将玉米 (煮后晾干)、黄豆、花生米、团散(一种米薄饼)、豆腐干丁、粉条等分别用茶油炸好,分装入碗待用。

接着是炸茶,特别要把握好火候,这是烹调的关键技术。具体做法是: 放适量茶油在锅中,待锅内的油冒出青烟时,放入适量茶叶和花椒翻炒,待茶叶色转黄发出焦糖时,放上生姜,即可倾水入锅。一旦锅中水煮沸,再徐徐掺入少许冷水,等水再次煮沸时,加入适量食盐和少许大蒜之类,用勺稍加搅动,随即将锅中茶汤连同作料,一一倾入盛有油炸物的碗中,这样就算把八宝油茶烹调好了。

点评:

本文属于要说明的事物由多个因素构成,作者通过小标题的形式,分别介绍了藏族、蒙族、回族、苗族的茶的特点,但又各有侧重,各有详略。藏族重点介绍酥油茶,其制作过程、茶具茶礼等详细说明; 蒙古族重在说明饮茶方式; 回族重点介绍其罐罐茶的四大好处; 对苗族八宝茶则是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制作过程。文章特点突出、条理清楚,让人兴趣盎然并且一目了然。



文题演练

就你所熟悉的一种动物、植物、家乡特产或其他事物,写一篇状物文章。

要求:

(1) 突出写作对象的特征。

(2) 把握好写作顺序,并安排好文章的结构。

(3) 不少于600字,书写整洁。



佳作展示

1. 我们的校园



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高丹丹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民族文化宫的后面,教育部大楼的南面。这所学校有几十年的历史,一座座楼看起来很旧,但是,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人们,却是朝气蓬勃的。

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色影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党的教育方针。它的两侧,是两棵像孪生姐妹似的柿子树,像卫兵一样各守一旁。每到深秋季节,黄澄澄的柿子挂满枝头。影壁的背后,是一个不太大的花坛,也是生物小组的园地。每到春夏季节,各种各色的花,都竞相开放,吸引着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花坛的南面的边上,是一排橱窗,经常贴着各种光荣榜。花坛的南北两面是两条甬道。南甬道南面是食堂,大部分同学中午在这里就餐,北甬道北面是车棚和校办工厂。

从花坛旁边往东展望,整个校园的轮廓便清楚地呈现在眼前,五座楼房和一排平房把校园围成一个长方形。中间地区是大操场,这是课余时间最热闹的地方; 东边是由小松树墙围成的新开辟的果园,整个校园的布局显得很整齐。

顺着南面的甬道向东走,路南面的第一座楼是宿舍楼。这座红色的五层建筑,是老师同学们休息、娱乐、开会的地方。这里安静、舒服、洁净的地面上反射着亮光,油墩布擦过后特有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楼南面是生物小组的一块园地,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平常还是“闲人免进” 的地方呢!

再顺着南侧甬道向东走,便来到和宿舍楼并排的宽敞明亮的南教学楼,教室南北对列着,这是高中同学们学习的地方。上课时走进楼里,偌大一座楼好像没人一样安静。如果这时有外国朋友走进教室去参观听课,教室里立刻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走上二楼,一直走到最东头,便上了 “天桥”。

这座“天桥”设计得很巧妙,把南搂、东楼以及和南楼并排的实验楼联在一起,走起来很方便。这三座楼的位置很像一个等腰三角形。东楼是顶点,天桥便成了底边的中线,东面的实验楼有四层,一层是图书馆,二、三、四层分别是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一进实验楼,便给人以宁静、整齐而带点神秘的感觉。处于顶点位置的东楼是一座行政楼,一层是学校各部门的办公室; 二层是各科教研室; 三层是电化教室,每个房间都有四五台电视,我们经常在这里上辅导课。

站在“天桥” 上,还可以看到东面的大礼堂 (这是学校东面的边界) 和礼堂西侧的小操场。有时还可以听见实验楼南面的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声。

通过东楼长长的走廊,我们来到与南教学楼对峙的两层小巧玲珑的北教学楼,教室一律朝阳,这里便是我们初中同学上课的地方。这座楼经过一个暑假的修缮,显得格外漂亮,浅灰色的墙衬着绿色的窗棂,洁净的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走进楼内,漂亮的水磨石铺成的楼道十分干净,小碎石都露出了白色、灰色……教室里,阳光洒了进来,照在黑板上,照在课桌上,也照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透过窗户,还可以看到花园四周的小松树神采奕奕地、整齐地排列着。今年春天种下的桃树,明年就要开花,后年就可以结果了。

每天当我们在夕阳的辉映下走出校园时,心里都充满着幸福感。紧张而愉快的一天学校生活结束了,更美好的明天在召唤我们!

2. 家乡的凉粉



甘肃考生



说起家乡的风味小吃,什么米皮、酿皮、洋芋搅团、豆腐脑、豆花子、凉粉,可够多的,唯有凉粉独具特色。要是出门在外,哪怕只有十天半月的时间,最想吃的还是家乡的凉粉。

家乡的凉粉是用手工做的。

首先是选料,要选当地当年出产的荞麦做原料,因为当地的荞麦成熟期长,成熟期长的作物比成熟期短的作物营养丰富、劲道好。

其次要进行粗加工,即把选出的精而亮的荞麦去皮,我们把去掉皮的荞麦称之为糁子。之后,视所需凉粉的多少量取糁子。如果五六个人吃,只需称取糁子三斤左右。把这些糁子放在盆中浸泡三四个小时,水以刚刚淹没糁子为宜,不可多放,也不可少放。放得太多,不便于碾压和成形; 放得太少,糁子没有完全泡涨,碾压不开,过滤时精华提取不出来。

第三道工序是加工。把浸泡好的糁子放在案板上用玻璃瓶滚动碾压,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必须用手工,不能图省事用粉浆机,因为粉浆机会把混在糁子中的零星荞麦皮也一同粉碎了,从而影响凉粉的纯净度。同时,由于粉浆机高速运转,使机内温度迅速升高,导致浆汁发热,影响凉粉的质量。

第四是过滤。把手工碾压好的糁子加适量的水搅匀后放入纱布包内,再过滤到铝锅里 (不能用铁锅,铁锅会使凉粉变黑),边过滤边用手捏纱布包,滤后的渣滓倒掉。

第五是蒸煮。要用文火慢慢地烧,并不停地用擀杖顺着一个方向搅拌,防止淀粉沉积到锅底而烧煳。待到锅里的粉浆慢慢变稠,就可出锅了。倘若要吃硬一些的,则须多搅拌一阵儿。一般说来,搅拌的时间越长,劲道越好。

第六是出锅。出锅时盛装的容器要浅,底面和开口都要大一些。凉粉不可盛得太厚,这样便于通体冷却、凝固。出锅后,要放到通风阴凉处,让其尽快完全冷却,期间不可再移动容器。

最后就是调配作料了。一般作料有: 辣椒、蒜泥、醋、酱油、味精、精盐、生姜、大香、草果等。其中的辣椒、蒜泥、精盐可根据口味自由调配,其余的均放在一起用醋水煮开作为调味品加入碗中,这样,一餐美味可口的凉粉就做好了。诸位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你不想试一试吗?倘若你有空到我们家乡来,我保证让你吃个饱、吃个够。

3. 土 地



成都市西北中学 黄 倩



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片神圣而辽阔的土地。它从巍峨的高原绵延到浩瀚的大海,从寒冷的北国延伸到炎热的南沙; 滔滔长江是它沸腾的热血,巍巍长城是它不屈的威严,它的名字就叫做中国!

(一)



土地,在那远古荒蛮的时代默默地守候了多少年; 终于,奔流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了一个民族。于是,这片土地就注定了要被他们的汗水浇灌,鲜血浸染。

远古时代黄帝与蚩尤的那场大战已经没有历史可以记载,但由此这片土地就有了一个号称炎黄子孙的民族和一个名叫华夏的国家,长江黄河的水一流千年,夏商周的先民们就傍着这条母亲河繁衍生息,不时用戈矛的激撞和战车的轰鸣完成政权的更替。土地,依旧沉默。

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征人的白骨,到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从南宋主战派臣子“死前恨不见中原” 的长歌当哭,到地域横跨欧亚两洲的铁血番帮; 从“数点梅花亡国恨” 的大明悲吟,到雅克萨反击战的铁马金戈! 这个民族拥有百折不屈的傲骨,厚重的土地已经积淀成了一部厚重的史书,吞吐着民族的壮烈与永恒。

(二)



然而,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民族过于依恋这片土地,在西方正在崛起的时代紧紧地关上了国门,慵懒与沉醉渐渐缠住了整个民族,他们没有看到,来自海外的危险正在一步步向他们袭来。

终于,黄头发蓝眼珠的西洋人驾着坚船利炮来了,步履蹒跚脆弱不堪的民族已经躲不开那即将到来的耻辱。一纸《南京条约》让中国的一个岛屿屈辱地挂上了 “米” 字旗,而这,仅仅是开始。

港岛,九龙,新界,一个个沾满中国人血泪的名字归属了英吉利那弹丸小国; 60万,40万,44万,贪婪的沙俄一口口蚕食着大清王朝北方的疆域,古老的民族戴着屈辱的枷锁在越来越小的版图内哀号。深沉的土地啊,目睹着圆明园烈火冲天,目睹着八国联军在北京街头烧杀抢掠,目睹着日军枪下30万血染的冤魂!这片土地染了太多的血,浸过太多的泪,然而它依旧沉默。因为它隐隐看到,一个全新的国家和一个全新的民族正在从黑暗和苦难中升起。

(三)



改了朝换了代,天安门城头飘起了五星红旗,饱受苦难的民族在欢呼雀跃。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尽管经历了无数的风雨飘摇、血泪悲剧,民族却不再是昔日懦弱封建的民族。以开明代替保守,以民主代替专制,以科学代替愚昧,亘古不变的华夏沃土上,古老的民族正在走向全新的辉煌。

这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是一块饱经辛酸的土地,这,又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是最美的风景。君不见改革春风遍华夏,穷乡僻壤起高楼;君不见世纪狂潮惊海内,千家万户奔小康!一样的血,一样的泪,五千年风雨终成往事,民族的腾飞已找到力的支点,雄师猛醒的大地上,广大英雄儿女众志成城,向新的明天挥师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