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旧体诗·亥年残秋偶作》原文、赏析、鉴赏
曾惊秋肃临天下,
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
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
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
起看星斗正阑干。
这是鲁迅旧体诗的最后一首,以悲昂、激愤的心情,感时抒怀,书赠许寿裳。许寿裳认为,“此诗哀民生之憔悴,状心事之浩茫,感慨百端,俯视一切,栖身无地,苦斗益坚,于悲凉孤寂中,寓熹微之希望焉。”(《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旧体诗词〉跋》)
诗的前四句抒写对当时华北时局的沉痛的感慨。1935年秋天,日寇继强占东北四省后又入侵华北,国民党反动派却签订反共卖国密约《何梅协定》,以“军事合作,共同防共”为条件,即将把华北五省拱手送入敌手。面对这触目惊心的民族危亡的景象,鲁迅写下第一句“曾惊秋肃临天下”。“秋肃”,即“秋气的肃杀”,指生机消逝、满目枯槁、萧条衰亡的景象。国民党反动派推行不抵抗主义的同时,镇压爱国运动,凡是能够给民族带来“春温”(春意的温暖)复活讯息的抗日救国言论,都不准流露出来,所以第二句写“敢遣春温上笔端”。这里的“敢”,实际是一般人的“不敢”,是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揭露。第三、四句写尘海茫茫,感慨百端,眼看着国民党反动派把几十万军队和成千上万的文武官员,在萧瑟的秋风之中从华北五省撤走。
诗的后四句抒写自己的悲愤心情和对祖国光明前途的期待。第五、六句就是许寿裳所说的“哀民生之憔悴,状心事之浩茫”。“大泽”指自己的故乡,那里是千帆竞发、万壑争流的鱼米之乡,但是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也是菰蒲已尽,“菰”可作蔬菜吃;“蒲”的茎叶可作编织用,国民党反动派敲骨吸髓的剥削,使得这些借以维持最低生计的出产都被毁灭了。“老归大泽菰蒲尽”,写的是个人栖身无地的感受,实际反映的是民不聊生。过去的梦幻完全破灭了,像从高空的浮云中坠落,面对黑暗的现实,真是浑身冷得发抖。可是,鲁迅并没有对祖国的前途绝望,就在这个月,他听到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末两句“竦听荒鸡偏阗寂,起看星斗正阑干”,在悲凉孤寂之中忽然听到远方原野上的鸡鸣,起来一看,北斗星正在横斜,曙色隐约,天快亮了。革命的新生机有如雄鸡报晓,预告黎明的到来。鲁迅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预见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必然驱散黑暗,迎来光明。
高度的艺术概括,多用象征手法,情绪起伏,调子由低沉趋向高昂,音节自然和谐,是全诗的艺术特色。八句共四联,都是对仗工整的律句,毫无斧凿的痕迹,表现了很高的艺术功力。
注释
①作于1935年残秋,12月5日书赠许寿裳。1935年是乙亥年,简称亥年。诗现收《集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