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赏析、鉴赏

《宋代文学·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赏析、鉴赏

飞来山上千寻塔,〔2〕闻说鸡鸣见日升。〔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

〔1〕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浙江杭州灵隐寺前,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说它像天竺国的灵鹫山,但不知何时飞来,故名。峰高二百米,多峭壁岩洞,保存五代至宋元时的摩崖石刻造像三百余处。仁宗皇祐二年夏,王安石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任满回乡,途经杭州游览西湖,登飞来峰,作此诗。(王安石生平,见宋词部分)

〔2〕千寻塔:高塔,千寻形容其高,古代八尺为寻。

〔3〕“闻说”句:传说雄鸡一叫在塔上就可以看日出。

〔4〕缘:因为。

为了观看旭日东升,诗人登上飞来峰,又登上飞来峰上的千寻塔,立足点在最高层,高瞻远瞩,才不会为浮云遮蔽。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述了他的思想、抱负,并涵蕴深刻的哲理。诗中的意象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所以历来为读者所吟咏和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