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刘因·白沟》原文、赏析、鉴赏

《元代文学·刘因·白沟》原文、赏析、鉴赏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2〕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3〕赵普元无四方志〔4〕,澶渊堪笑百年功〔5〕。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6〕

〔1〕本见四部丛刊本《静修先生文集》卷十。白沟,河名,即巨马河。宋辽曾以此为界,故又称界河。该诗指出宋太祖曾图谋收取幽燕,但儿孙无能,一味妥协退让,终于埋下宋室南渡的祸根,表现出作者痛定思痛的故国情思。刘因(公元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被征召入朝,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即辞官回家。至元二十八年又召为集贤学士,辞而不就,有“不召之臣”之称。其诗作较多反映遗民思想,隐晦曲折,感情真挚,风格雄浑,是元代成就较高的诗人,著有《静修集》。

〔2〕“宝符”二句:宝符指所谓代表天命的符节。《史记·赵世家》载:“(赵)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这句借指宋太祖曾图谋收取幽燕,可是他的儿孙竟无有承此大志者。

〔3〕“幽燕”二句:幽燕指河北、山西的北部一带。五代石敬瑭得契丹扶植,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后汉、后周及宋均未能收复。中天明月不照幽燕,喻宋王朝无力收复幽燕之地。丰沛,指丰邑、沛县,均在今江苏省。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曾回沛县宴请父老,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二句以刘邦唱起《大风歌》,感叹难以得到“猛士”守边防,来比喻宋朝边境的空虚,讽刺宋真宗置幽燕于不顾,苟且偷安的态度。

〔4〕赵普:宋朝开国元勋,为宋太祖和宋太宗两朝宰相,曾谏阻太祖收复幽燕。元,本,后作“原”。

〔5〕澶渊:古湖泊名,在今河南濮阳县。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圣宗率军南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抵抗,勉强至澶州督战,取得小胜后与辽订立和约,由宋每年送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史称“澶渊之盟”。该盟维持了百余年。

〔6〕“白沟”二句,言宋南渡后,江淮就成了宋金的国界,但把罪责归于宋徽宗恐怕是不公平的。宣和,徽宗的年号。

刘因的这首诗颇为人称道。历来论者习惯于把北宋灭亡的责任归罪于宋徽宗,而刘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指出了宋亡的必然。通过咏史,诗人抒发了他内心深处对宋王朝的怀念。全诗立论高远,富于雄辩,说服力感染力兼而有之,是承宋人诗主理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