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墨子》·兼爱(上)》原文、赏析、鉴赏

《先秦文学·《墨子》·兼爱(上)》原文、赏析、鉴赏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2〕,必知乱之所自起〔3〕,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4〕: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5〕。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當察乱何自起〔6〕,起不相爱〔7〕。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8〕;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9〕,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10〕: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11〕,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12〕,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13〕、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14〕,具此而已矣〔15〕。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16〕?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17〕。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18〕?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19〕?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20〕。故子墨子曰〔21〕:“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1〕《墨子》一书现存五十三篇,主要内容是记述墨子的思想、活动及其同弟子们的答问。墨子名翟,年代稍晚于孔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兼爱》是代表墨子基本思想的名篇之一,共上、中、下三篇,此为上篇。选文据《诸子集成·墨子闲诂》本。

〔2〕圣人:指理想中的最高统治者。为事:为自己应做的事,即“为己任”的意思。

〔3〕所自起:从哪里发生。

〔4〕医之攻人之疾者:医生治人的病。然:那样。

〔5〕弗:不。

〔6〕當:通“尝”,曾经。

〔7〕起不相爱:起自人与人的不相爱。

〔8〕亏:损害。

〔9〕慈:本指父母之爱,引申之亦泛指上对下之爱。

〔10〕至:至于。表示另提一事。

〔11〕室:家。异室:指别人的家。

〔12〕人:指“人身”,他人之身。据俞樾《诸子评议》考证,此句“人”字后应补“身”字。下句同。

〔13〕家:此指大夫的封地,亦称“食邑”。

〔14〕物:事,事故。

〔15〕具此:都在于此。

〔16〕恶(wu):何。施:行。

〔17〕亡:通“无”。

〔18〕贼:作动词用,残害的意思。

〔19〕“恶得”句:怎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鼓励互相亲爱呀。劝,劝勉,鼓励。

〔20〕交相恶(wu):相互间彼此仇恨。

〔21〕子墨子:墨子弟子对老师的敬称,如同说“我们的夫子墨子”。

全文集中论述“天下兼相爱则治”的道理。“兼相爱”指的是全体的、无差等的爱,与孔子所谓“爱人”的主张有所不同。本篇文字质朴浅显,逻辑性很强,说理中时而插入比喻,可看出《墨子》散文的一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