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京华烟云(存目)》原文、赏析、鉴赏

《林语堂·京华烟云(存目)》原文、赏析、鉴赏

林 语 堂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在巴黎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金提名。作品所反映的是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抗战爆发近半个世纪中国冲突跌宕的历史风云。

小说共三部。第一部《道家的女儿》,写1900年到1909年八国联军入侵的风声日紧,京城拥有百万资产的富商又是道家信徒的姚思安举家离京南下时,在兵荒马乱之中,姚家十岁的姑娘姚木兰同家人失散,后由京官鲁文朴接到家中。木兰与鲁家三儿子新亚被看作天赐的良缘。几年后,姚木兰成长美丽过人、心灵手巧的少女。这时接二连三的人世波澜打破了这两家宁静的生活。奋发有为的青年孔立夫走进姚家生活的圈子,也闯进姚木兰的心灵。木兰与新亚结婚,这样,道家的女儿成了儒家的媳妇,而木兰心里爱的却是孔立夫。

第二部《庭院的悲剧》,作者先用不少笔墨叙述牛家恶势力的作威作福及衰败崩溃过程,之后,笔触又回到姚家庭院,展现一幕幕悲剧:姚家长子迪人身亡;迪人的母亲得了怪病久治不愈;姚木兰舅父冯泽安女儿冯红玉投湖自尽,姚思安自认为对家庭的职责已尽,削发改装,走出庭院,外出云游,宣布十年后回来。

第三部《秋之歌》,描写了“五四”运动前夕到日本侵略军占领京、沪、杭之后二十年间姚鲁两家的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鲁、姚两家的第三代逐渐长大,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木兰一家远离杭州西行。沿途都是逃难的人群。木兰在西行途中收留了三个孤儿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她感到自己虽已到了生命的秋季,但下一代却处于春季,“在晚秋的落叶之歌里含着青春的催眠曲”,小说在这种“秋之歌”中结束。

全书以道家女儿姚木兰的半生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姚、鲁、牛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对这三家的态度是鲜明的:对姚家父女超是非、超名利的“为人之淳朴自然”予以赞扬;对牛家崇拜金钱和权势,为了满足自私、虚荣,可以丧失自己良心和人性的“常人之俗”,及鲁家由于一切都循规蹈矩,只能满足于做封建统治者附庸和工具的“雅人之俗”作了揶揄和批判。作品宣扬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阶级的种种人生对比,揭示了“道家总是比儒家胸襟开阔”,体现了作者从传统文化中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寻求理想人生、理想自我的愿望。主人公姚木兰就是作者这种愿望的代表人物。姚木兰是作者理想的女子,作者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由于父亲坚持以道家哲学观察社会、体验人生,尽管她生长在古老的北京,却有一个相对自由民主的生活环境,这一环境使木兰的个性得到了自由的发展,使她在童年时便产生了朦胧潜在的平等自由意识。这个道家的女儿最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越来越背离了庄子的哲学,在群众抗日的洪流中,实现着做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愿望。

作品虽然宣扬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但并没因此而把中国近、现代写成在想象的云雾中发生,并高高地超越于时间和空间的历史,而是表现了封建王朝、官僚政治、吃人礼教的腐朽没落,民主意识不断高涨,民族意识迅速觉醒的历史。林语堂在给郁达夫的信中,谈到创作《京华烟云》的动机时说,“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的勇男儿,非无所为而作也。”在作品的结尾,林语堂是用中国抗战军歌结束的。“上战场,为家为国去打仗,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最后两句在作品结尾处出现三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林语堂作为一个爱国者的胸怀。

作品在艺术上也是成功的。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细节描写都是真实的,从有名有姓的九十多个人物看,上至清朝皇室的太后、皇帝,民国政府的总统、总理,北洋军阀的狗肉将军,北京文化界的一代宗师,下至芸芸众生都刻画得真实可信,栩栩如生。作品虽然原来用英文写作,但不失中国小说线索分明、故事性强的特点。作品的语言精炼、风格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