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赏析、鉴赏

《明代文学·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赏析、鉴赏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2〕,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3〕,雨泽下注〔4〕,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5〕,使不上漏;前辟四窗〔6〕,垣墙周庭〔7〕,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8〕。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9〕,亦遂增胜〔10〕。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11〕。万籁有声〔12〕,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13〕,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14〕,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1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16〕,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17〕,凡再变矣。家有老妪〔18〕,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19〕。乳二世〔20〕,先妣抚之甚厚〔21〕。室西连于中闺〔22〕,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23〕。”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几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24〕,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25〕:“吾儿,久不见若影〔26〕,何竟日默默在此〔27〕?大类女郎也〔28〕。”比去〔29〕,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30〕,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31〕,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32〕;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3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4〕

项脊生曰〔35〕:“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36〕。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37〕。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38〕,世何足以知之? 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39〕,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40〕?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41〕,吾妻来归〔42〕。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43〕。吾妻归宁〔44〕,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45〕。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6〕



〔1〕本文选自《震川文集》,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以记物为线索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项脊轩是作者的书斋名,因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县昆山的项脊泾,故以“项脊”名轩,以示纪念。 志,古代文体的一种,与“记”同。归有光(公元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后迁居嘉定县安亭江边,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从学者甚众。嘉靖四十四年六十岁中进士,授浙江长兴县令,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为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反对李攀龙、王世贞等风靡一时的“后七子”“文必秦汉”的复古主张。 他的散文简洁平淡,情感真实,多涉国事民生,也择取生活中的日常琐事,抒发对亲朋的思念之情,真挚动人。 他正是在继承唐宋散文传统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的散文风格,成为当时唐宋派散文的代表,对后世散文也有深刻影响。 著有《震川文集》。

〔2〕方丈:一丈见方。

〔3〕渗漉(lu):从孔隙渗透漏下。

〔4〕雨泽下注:积聚的雨水往下流淌。

〔5〕修葺(qi):修补。

〔6〕辟:开启、开辟。

〔7〕垣(yuan)墙周庭:在庭院四周筑起了矮墙。 垣,矮墙。

〔8〕洞然:通亮的样子。

〔9〕栏楯(shun):栏杆。

〔10〕增胜:增添光彩。

〔11〕冥然兀坐:静静地端坐。兀(wu)坐,端坐。

〔12〕万籁:指自然界一切声响。

〔13〕三五之夜:阴历十五日夜。

〔14〕迨(dai)诸父异爨(cuan):等到伯父、叔父各起炉灶。意为分家。爨,灶。

〔15〕往往:到处、处处。

〔16〕逾庖:越过厨房。

〔17〕已:不久。

〔18〕老妪(yu):老年妇女。

〔19〕先大母:已死去的祖母。

〔20〕乳二世:哺养两代人。指作者的父亲和作者本人两代。

〔21〕先妣(bi):已去世的母亲。

〔22〕中闺:妇人居住的内室。

〔23〕而:你。

〔24〕束发:古代男孩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到时将头发束扎于头顶。

〔25〕过余:到我这儿来。

〔26〕若:你。

〔27〕竟日:整日,从早到晚。

〔28〕大类:太像,极像。

〔29〕比去:等到离开的时候。比,及,等到。

〔30〕不效:不见效果。指科举未中。

〔31〕象笏(hu):又称象简、手版,古时大臣上朝时手执此物,用象牙、玉或木制成。

〔32〕太常公:指夏昶,明宣宗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是作者祖母的祖父。

〔33〕扃(jiong):关。牖(you):窗户。

〔34〕殆(dai):或许,似乎。

〔35〕项脊生:作者自称。

〔36〕“蜀清守丹穴”三句:古代四川有个名字叫清的女人,她丈夫发现了一个出产朱砂的矿穴,开采后获巨利。 丈夫死后,她谨守夫业,秦始皇后来为她筑了“女怀清台”,以示表彰。守,守持。丹穴,产朱砂的矿穴。利甲天下,获巨利为天下第一。

〔37〕陇中:当作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西,诸葛亮早年曾隐居于此。

〔38〕方:正当。 昧昧:本指光线暗淡不明,这里指没有名望。

〔39〕扬眉瞬目:形容高兴、得意的样子。 瞬目,眨眼。

〔40〕坎(kan)井之蛙:浅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短浅而又高傲自大。 典出《庄子·秋水》。

〔41〕此志:即《项脊轩志》。此句以下的文字是作者隔了十三年后续补的,后人将原志与补记合为一文。

〔42〕来归:谓女子嫁到男家。

〔43〕凭几学书:靠着书桌学写字。

〔44〕归宁:已婚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45〕制:格局,形状。

〔46〕盖:伞。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 文章通过对项脊轩及其周围环境前后变化的描写和对亲人生前一些平凡琐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对家世中落的叹惜以及个人功业无成的身世之感,情感真挚,深切感人。 文章是以项脊轩前后的变化为线索记物写人,绘景抒情,同时又选取了家庭琐事中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予以描写,不仅项脊轩如在目前,而且人物的音容举止也形神毕现,作者与亲人的亲密关系及其失去亲人后的心态亦溢于言表。 文章结构颇具特色,尽管所记人、事繁杂,也不见主要人、事作主线贯穿全文,但却没有琐屑之感,而显得格局玲珑,神气凝聚。文章简洁生动,语言清新凝炼,韵味无穷,显示了作者抒情散文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