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魔王》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牛魔王,又名大力王, 《西游记》中的神魔之一。其故事主要见于第六十回和六十一回,在第三、四回中也有所涉及。

情、滑、蛮三个字足以概括牛魔王的基本特征。

情者,感情也。牛魔王既放纵感情,又看重感情。牛魔王已娶铁扇公主为妻,同住翠云山芭蕉洞,并生有红孩儿。但他又受狐精玉面公主的诱惑,移来雷山摩云洞与之同居。 然而,牛魔王没有忘怀与孙悟空曾有过的情谊。还是在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曾与牛魔王等六个鬼怪结为七兄弟。因年长,牛魔王还被推为兄长。悟空自称是“齐天大圣”,他也跟着自封为“平天大圣”。当时,他们日日相聚,交情颇深。分手几百年后,悟空陪唐僧往西天取经,受阻于火焰山,到铁扇公主处借芭蕉扇受骗吃亏,就来到摩云洞,想通过牛魔王借到真的芭蕉扇。 看在过去的情份上,牛魔王原谅了悟空与红孩儿的纠葛和对玉面公主的惊吓。牛魔王的看重感情还表现在他对玉面公主和铁扇公主的态度上。当玉面公主在林间散步采花,被前来找牛魔王的悟空唬得心慌脚乱逃回摩云洞时,牛魔王对她百般温存,直到她平心静气了,才出洞应付悟空;见到悟空,牛魔王开始时并没有计较他的过失,但当悟空提出要借芭蕉扇,牛魔王立即意识到:悟空“一定先欺我山妻,山妻想是不肯,故来寻我”,他向悟空吼道: “你既欺我山妻,又灭我妾,多大无礼?上来吃我一棍!”从前面他的宽容态度可以看出,他在这里提出悟空对玉面公主的不恭,只是为了多一个借口而已,惹得牛魔王动起手来的真正原因,是悟空“欺负”了铁扇公主。可见,尽管牛魔王已冷落了铁扇公主,另找了新欢,但对她还是情有所钟的。正是感情的矛盾和作用,最终扯断了牛魔王和孙悟空的友情纽带,拉开了牛、孙争斗的序幕。

滑,即狡滑、诡计多端、变化莫测。如果说牛魔王身上充盈的情感成份散发着浓郁的世间人情味的话,那么,牛魔王的变化莫测则强烈地闪烁着作为神魔的瑰丽色彩。牛魔王正与孙空悟交手,水中妖怪来请牛魔王赴宴。牛魔王让孙悟空稍候就匆匆赶去。乘着牛魔王在碧波潭与众水妖畅饮,悟空骑上了他的金睛兽,变作他的模样,来到铁扇公主处骗得了芭蕉扇。牛魔王散席出来,不见了金睛兽,料到是悟空骑去骗铁扇公主。他赶到芭蕉洞,问清情况,直奔火焰山去拦悟空。看到悟空正扛着芭蕉扇得意洋洋地在前面走着,牛魔王摇身一变,装成猪八戒,轻松地从悟空手中骗回了芭蕉扇。等悟空从成功的醉意中醒悟过来,已经来不及了。

这场智夺芭蕉扇的表演已是够精彩的了。但与紧接着的牛魔王跟孙悟空的斗法相比,就显暗淡无光了。悟空发现上当,立即举起了金箍棒,牛魔王拔剑迎战。这时,猪八戒带着火焰山的土地和阴兵也来了。他们一起大战牛魔王一天一夜,不分胜负。牛魔王欲胜不能,欲退不得,只好弄起变身法来。这场斗法,或在天空,或在地面;时而飞禽,时而走兽,波谲云诡,气象万千。在《西游记》中,大概只有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与二郎神交锋,才能与之相媲美。牛魔王的法道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因此而获得了一个神魔文学形象所应具有的艺术价值,确立了在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地位。

蛮,就是指凶蛮,顽强。现实生活中的牛,平时是很温和的,但一旦被惹怒,却是蛮劲吓人。牛魔王性格中的“蛮”性显现了他作为牛精的特征。且不多叙他在与悟空、八戒等的多次交战中是打得如何凶狠、顽强,他被降前的挣扎最突出和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牛魔王显出牛身,还是敌不过悟空和八戒等的围攻。他恢复本象,逃进芭蕉洞。但是,洞门很快被砸开,牛魔王只得出来迎战。这时,四大金刚、托塔李天王、哪吒太子以及鱼肚药叉、巨灵神将等都赶来围剿他。他别无良策,再次变成巨大的白牛,翘起两只尖利的铁角去触撞李天王。只见哪吒太子“即喝一声‘变’,变成三头六臂,飞身跳到牛王背上,使斩妖剑望颈项上挥,不觉把个牛头斩下。……那牛王腔子里又钻出一个头来,口吐黑气,眼放金光,被哪吒又砍一剑,头落处,又钻出一个头来,一连砍了十数剑,随即长出十数个头……”。如此凶蛮、不屈,让人心折!或许,正是受了这种顽强精神的熏陶以及“遗传基因”的影响,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才胆敢端着长枪,直刺法力无边的观音菩萨!牛魔王终因寡不敌众,力尽技穷被众神降服了。他让铁扇公主把芭蕉扇借给了孙悟空,火焰山上的烈火被熄灭了。唐僧师徒又继续西行了。牛魔王也从此在《西游记》的故事中消失了。但是,在这最后的一搏中,牛魔王不仅进一步发挥一个妖魔的神通,同时,也显现出了作为一个具体的牛精的独特性——凶蛮、倔强。这就使得牛魔王的形象区别于《西游记》中的其它神魔而更加活脱、生动和鲜明。

作为牛魔王这个形象的三个侧面:情,使他附丽着世间人情的气息,给人以亲切感;滑,使他具有了神话的瑰丽、浪漫色彩的绚烂感;蛮,使他获得了现实生活的依据,给人以一定的逼真感。它们像是三根柱架,同时产生作用,支撑起了牛魔王这个成功的文学形象。看过《西游记》的人往往都会对牛魔王这个形象产生兴趣,其奥秘,大概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