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可行性探寻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可行性探寻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较直接的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如何讲、怎样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现代大学生多数都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道德判断标准,所以,我们的思想教育也必须结合这个特点,即使是在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也不能是说教式的而只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我主讲的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就是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30年的文学,它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过程,许多文学作品表现的都是那一段历史斗争的风貌,为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但文学课又不同于政治理论课,其思想教育必须是在对作品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同中完成。

总体而言,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理解和把握30年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如思想方法,认识事物的角度,团结意识,平等竞争意识,奋斗拼搏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等。其次是根据这一时期文学的内容和特点,选择几个突破口,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思想教育。下面就其中的三个问题作一点探索。

第一,在对现代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进行总体把握时,引导学生客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摆正其位置。

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文学领域和思想领域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在现代文学的发展中这个问题尤其尖锐,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把这个问题贯穿其中。

在20世纪有过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广泛地吸收外来思想和文化,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想潮水般涌了进来,使国人眼界大开,思维空前活跃,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也因此带来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具体表现在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上。五四时期在反对封建文化的同时曾对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加以否定,古代文学、古代艺术、古文字,甚至于对中国人至今引起骄傲的四大国粹即京剧、书法、国画、中医也加以批判。与此同时,对西方的社会思想、文学艺术又全盘肯定,一切都好,呈现出非常偏激的思想。对于这种全盘西化的思想方法在当时在所难免,因为现代文学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才得以产生的,不彻底摧毁旧的观念,新体系就无法建立,对于这种五四式的偏激,同学们都能客观地进行评价。但是具体联系到现实时,许多同学的思想中仍有偏激和意气用事之处,我积极引导学生把这个问题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如在80年代末,也曾出现过盲目崇拜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现象,在一些青年学生中影响较大,而他们看到的又仅仅是表面现象,通过对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及文学的理解,同学们对问题有了较客观的认识。为了从理论上加强同学们的认识,我在讲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重点介绍了其关于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的有关论述,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在具体的文学作品的讲解中,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

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主题。鲁迅先生是现代最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和思想家,毛泽东对他的一生作过较高的评价,称他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新文化的方向,空前的民族英雄,这是我们理解鲁迅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在讲清鲁迅思想发展的进程、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鲁迅把改造社会作为自己终生职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学习他主张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又不崇洋媚外的科学态度以及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同学们通过学习鲁迅作品,在塑造什么样的人格、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当然,在讲鲁迅时,把握好分寸很重要,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文革”中,鲁迅几乎被抬到了神的地位,那时一部文学史就只剩下鲁迅一个作家,但并不是真正懂得鲁迅,大多数是断章取义地把他文章中的一些话用来搞大批判用。正因为如此,后来的一些年轻人才不喜欢鲁迅作品,甚至一听鲁迅的名字就反感,港台的有些学者曾一度认为鲁迅的文章是骂人的艺术,这都是过去对鲁迅歪曲宣传的结果。到了80年代中期,国内也曾出现过一些否定鲁迅的观点,他们把鲁迅的作品统称为“鲁货”。最典型的文章是1985年8月《青海湖》上刊登的邢孔荣的《论鲁迅创作生涯》一文,对鲁迅及其作品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我并不回避这个问题,而是把此文的主要观点向同学介绍,同时再表达我的看法,让同学们通过严肃认真的思考,也通过我在课堂上对鲁迅作品的深入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除鲁迅以外,其他作品如郁达夫的小说、闻一多的也都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在学习这部分作家作品时,我主要引导同学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自强自立的精神。

第三,结合文学所反映出来的深刻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华文摘》1988年第7期中有一篇文章讲道,在30年代时有一个日本学者说过:在中国有两个人最懂中国,一是毛泽东,二是鲁迅。毛泽东当时听说后很赞赏地说:这个日本人真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中国,这是对的。我理解,毛泽东对中国的了解主要从政治革命的角度,他精通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国情,知道中国革命的关键是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个革命要成功就要依靠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同样,鲁迅对中国的国情也看得最深刻和透彻,他知道,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国农民在精神上受的摧残比经济上的压迫更严重。儒家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已根深蒂固地印在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要改变这种观念要经过长期的艰巨的启蒙工作,所以他终生以唤起民众觉醒、改造国民的灵魂为己任。我们学习鲁迅作品的同时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鲁迅的作品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这在他的杂文中专门有列举,如自自利、麻木愚昧、缺乏同情心、盲目自尊、爱看热闹、为私不惜损公、说假话、弄虚作假、欺软怕硬、讳疾忌医等等。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把它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比如,电影《阿Q正传》的最后有一句话外音,“阿Q死了,他没有女人,但并不像小尼姑所说的那样断子绝孙,据考证,阿Q还是有后代,并且子孙繁多,至今不衰”。看完电影后,我组织同学们就这句话进行了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鲁迅在80年前就抨击过的这些国人的弱点,今天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要消除这些民族的劣根性,教育是关键,要对普通民众进行启蒙,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就要积极发展教育,而这正是未来人民教师将从事的神圣事业。通过这种结合实际的讨论和分析,使同学们对自己身边或自己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引起了警觉,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将从事的职业的神圣感,专业思想得到巩固,学习热情也提高了。

在讲解另一位大作家茅盾时,我也把国情教育贯穿进去,茅盾的小说功利性较强,无论写都市、工业或是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昭示了一个主题,即中国在当时不可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根据这个观点,在学习长篇小说《子夜》时,我提出三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①30年代中国的民族工业曾有过一定的发展,为什么后来多数以破产而告终。②旧中国的工业为什么不能独立发展。③中国的国情如何?中国为什么不能走欧美那样的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解释这些问题时,我还引导学生学习邓小平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样,文学形象和理论相结合,使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除了课堂上讲授以外,我在课后的辅导、作业命题、作业批改的评语、课堂讨论的中心议题等方面都贯穿着思想教育,这样既让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又不给人以空洞说教的感受。

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是要花大力气研究和探讨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当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就课堂教学思想性这一课题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收到更显着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