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鲁侠
长篇小说。作者浩然。分两部。第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5月出版;第二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5月出版。第一部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之后,农业合作化高潮之前,华北地区一个叫芳草地的村庄的各种矛盾斗争的演变。作品由两条互为表里的矛盾斗争线索交织而成。一条是贫下中农同地主富农的矛盾。以高大泉为代表的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年轻一代贫苦农民和以周忠为代表的老一辈贫雇农,是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力量。被打倒的地主歪嘴子和漏划的富农冯少怀,是同社会主义敌对的反动力量。另一条线索是高大泉和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在党内的代言人张金发的斗争。小说一开始,漏划富农分子冯少怀借村长张金发鼓吹“发家致富”之机,买了大骡子,向贫下中农示威。高大泉和老贫农周忠、邓三奶奶等一起识破了冯少怀的用意,认为这“不光是为了气气翻身户,是探脚步,想趁火打劫”。但是村长张金发对高大泉的批评非但不接受,反而进一步大搞个人发家致富的活动。在张金发的支持下,芳草地村发家致富情绪不断高涨。高大泉批评了张金发的这种错误作法,认为“自己心里不能光有家,不能光奔个人的日子,要为人民服务”,“必须把国家放在前边,把支援工业建设、支援抗美援朝放在前边,这才是奔社会主义。”春播开始后,张金发利用他比较雄厚的生产资料,对缺牲口和农具的困难户进行了盘剥。高大泉则组织起第一个互助组,运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刘样、邓久宽等贫农户克服了困难,顺利地完成了春播任务,击败了张金发刮起的盘剥风。斗争的初步胜利,使芳草地翻身农民看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高大泉又到红枣村取经,学习回来后,更加坚定了走互助合作道路的信心。互助合作的发展,也使冯少怀感到了威胁,在各种阴谋破产后,他挑唆高二林与哥哥高大泉“闹分家”,想以此搞乱翻身户的阵脚。高大泉表示:“慢说是分了家,就是一颗炸弹把这个家炸平了,我回来之后,大人孩子都不见影了,我也得照样儿革命,照样儿往前奔。”在高大泉的带领下,芳草地组织起了第一批长年互助组,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金光大道》第二部和第一部紧密相接。党和政府支援高大泉互助组买大车、拉矿石,搞生产自救的贷款刚刚拨下来,敌对势力便行动起来了。他们在范克明的暗中指挥下,在张金发的怂恿下,挑动中农周士勤出来“争贷款”。高大泉等人如果让出贷款,互助组难度难关;如果不让,与单干户的矛盾将加深。高大泉说服同伴,毅然让出贷款,并且“将计就计”帮助周士勤和几户贫农办起新的互助组。敌对势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范克明一面唆使“滚刀肉”向互助组讨大车钱,一面设下了暗害高大泉的“陷阱”。冯少怀也乘机设下了逼刘祥卖地的圈套。面对这些反扑,高大泉成竹在胸,他带领群众,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刘祥还了债,又付上了“滚刀肉”的大车钱。在“风雨龙虎梁”的战斗中,高大泉又以其坚强的毅力,识破了范克明设下的“陷阱”,又一次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生产自救斗争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个事件。一向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的张金发在范克明的“启发”下,对互助组“热心”起来。高大泉敏锐地认识到,张金发是想从内部来破坏阻碍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于是,高大泉带领群众利用一切机会对张金发的破坏活动进行揭露和斗争。在后来的抗旱打井过程中,高大泉遇到了土地私有和集体劳动的矛盾。他从红枣村党支部书记杨广森的话中受到启发,积极地团结教育群众,终于在秋后办起了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小说在庆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欢歌笑语中结束。这部作品显示了作者较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生活积累。但是由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对社会生活的评价都受到当时极左思想的影响,在具体描写中,存在把阶级斗争简单化,把路线是非弄颠倒,以及搞“三突出”等时代的痕迹。小说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