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君《红旗歌谣》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孙宜君

新民歌选集。编者郭沫若、周扬。红旗杂志社1959年9月初版。选收新民歌300首。197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重版时,更换了20余篇。全书所收的新民歌分为四类:其中反映农业和农村生活的172首,占二分之一以上;歌唱工业建设的51首;表现战士生活的29首;党的颂歌48首。《红旗歌谣》是在1958年全国开展的采风运动中,在各地出版的歌谣选集的基础上精选而成。编者既注意思想内容的新颖,又注意艺术形式的优美。所选作品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热烈感情,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有许多民歌,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及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呈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选集中的《我来了》、《大河和小河》、《妹妹挑担紧紧追》、《小篷船》、《是谁绣出花世界》、《我愿变只多情鸟》、《月下挖河泥》等作品,想象超拔,形象鲜明,语言生动,音调和谐,都是当代民歌中的优秀之作。《红旗歌谣》是大跃进形势下的产物,产生在犯了“左”倾错误的年代,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如突出个人,神化领袖,夸大主观意志的力量,为“共产风”、“浮夸风”唱赞歌等等。周扬在1982年发表的《“红旗歌谣”评价问题》一文中曾指出,新民歌“是大跃进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其中多数是来自群众中的民歌,但也有不少是知识分子的创作。更重要的是这些歌谣反映了当时‘左’的领导思想,没有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