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仪平策
中篇小说。作者礼平。这篇小说发表在《十月》1981年第1期。它描叙的是一对男女从少年到壮年四次巧遇的故事。这年春天,中学生的“我”来到公园一处空地上背俄语课文,遇见一位阅读英文的女孩子。两人很快友好地交谈起来,其中在野蛮与文明的问题上“我”的一通似是而非的玄论深深触动了她。分手时她给“我”的一瞥像明亮的火花,照亮了“我”的心。三个月后,红卫兵运动伴着炎夏开始了。“我”作为学校的红卫兵头头,领人抄了原国民党将领、现市政协委员楚轩吾的家。在审问中,“我”意外地得知这位旧将领竟是淮海战役中“我”父亲的俘虏;而在对他的两个外孙训话时,我吃惊地发现其中一个叫南珊的竟是在公园遇到的那个女孩子!从此,“我”为自己对她说的那一套冷酷无情的话一直痛悔不已。两年后的冬天,“我”在运送上山下乡知青的列车上又看到了要去插队的南珊。“我”“偷”听了她同外祖父母的谈话,发现她不仅人格上坚强和完善,而且内心也那样丰富和深邃,并惊讶地得知她竟信仰上帝。在谈到个人问题时,她流露了对“我”的倾慕和失望。十二年后的秋季,已成为一名海军军官的“我”回家看望年迈的父亲,在经过泰安时下车登泰山。在山上“我”不仅为一位住持和尚渊博的学识和高深的思想所折服,而且意外地遇到了“我”一直思念的、现已是一位成年女翻译的南珊!在这次令人激动的巧遇中,她淡然地对待着“我”的忏悔和爱的表白。她说爱情只是人生内容的一部分,而创造和奋斗才会给人带来更巨大更持久的幸福。从此,她便一去不返地从“我”的生活中远去了。小说表现了对人生价值的可贵探索,描写上将诗意抒情与哲理思考熔为一炉,语言老成凝重,具有思辨色彩。作品发表后立即引起热烈争论。有些人认为它有严重缺陷,“在真实的思索中散漫着淡淡的宗教迷雾”,“在充满爱和同情的心灵间涂抹上一层薄薄的宿命色彩”。作品提出的问题“是有深度的”,但其答案却是“相当肤浅的”。但也有人认为作品“从特定的侧面,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生活和思想历程”,因而是“相当准确、真实的”,它表现出作者一种“大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