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手记·名人字画篇·审慎冷静·稳操胜券

收藏手记·名人字画篇·审慎冷静·稳操胜券

双马轴(局部) 戈湘岚 马仲山

收藏字画,鉴别真伪优劣需要学问,参拍购买也是大有学问的。审慎出击,冷静对待,可以使自己在购买藏品中少留遗憾、不留遗憾。我把买家参拍比喻成参加考试就是基于这种原因。试卷答得满意,东西买得地道,物有所值,才能皆大欢喜。

买家如何参拍?我认为首先得把握好参拍前的预备环节。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当你决定参加拍卖时,必得认真翻看拍卖图录、观看预展,从作品的品质和价格上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找出你认为适合的拍品。目标确定后,还要反复地查看,如果发现作伪的痕迹和瑕疵,再进一步决定取舍。对于生僻的作者,要查阅相关资料,弄清其生平和作品价位。选好作品,就要设定好自己的心理价位,即你认为能够接受的价钱的最高底限。其次是拍卖中的环节。从你步入拍卖现场的那一刻起就要集中精力,密切关注拍卖的过程,不要错过竞争拍品的时机,不要因马虎将拍品混淆,争回自己本不想要的东西。如果因故无法亲临现场,可委托他人或以电话委托工作人员代买。

参拍的最大忌讳是轻率。常遇到这样的买家,事先连预展都不看,贸然来到拍卖现场,单凭图录举牌竞拍。举回的拍品或真伪难保,或品相不佳,叫苦不迭,悔之晚矣。我曾在北京一拍卖会参拍,事前没看实物,仅在图录中见一署名齐良迟的人物画,按图录所示,此作品长 68 厘米,宽 45 厘米,立轴,设色纸本,无底价。构图为一侧坐的佛,宽衣大袍,手拈一香,题篆书“无量寿佛”,落“三百石印齐后人”款。我未加推敲,随意将其竞购到手。付款后打开一看,连呼上当。如果仅从图录上看,其画风、题款、钤印等与齐氏真品几无差异。但拿到实物,则笔触无力、书法呆板,作伪之破绽一目了然。

冷静出击,审慎应对,说来似乎并不难,但遇到实际情况,不少买家却总是做不到。有时拍卖现场异常火爆,拍品“炒”得厉害,参拍者最容易搂不住火,跟着一块儿举牌,结果是购买货价与作品水准背离,花了不该花的钱。我在一次拍卖中相中一幅《双马图》,为设色纸本,长 130 厘米,宽 43 厘米,原装裱。此画为戈湘岚画马,马仲山补景,底价标为 4000 元。我的心理价位是不超过 8000 元。拍卖中画价直线上升,超过了 8000 元,我未再举牌,我的决策是经过慎重的权衡和深入思考的,如再乘势而上,其增值空间会越来越小,将与我逢低吸纳的初衷相悖,就会对我不利了。

浮躁的心态不仅来自外部的“激发”,有时还来自内心一种难以抑制的“贪婪”的驱动。身为买家,莅临拍场,大都腰揣钞票,当自己认定的拍品因超过心理价位而屡屡未能得到时,总不想空手而归,于是改变初衷,又生他念,将目标转向了自己事先未能看好的其他拍品,失误便由此而生。2005 年我在一次大型拍卖中,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两件我想要的作品。一件是长 134 厘米、宽 24 厘米的黄葆 隶书六言联:“五车书万里路,三尺剑一张琴。”所作结体疏朗,用笔劲健沉着,骨气充盈,端庄大度,深得伊秉绶隶书之神。此联底价标为 2800 元。另一件是蒙树培的山水画,约 4.3 平尺,纸本设色,为原装裱镜心,底价标为 3000 元,我给前者订的心理价位是 3000 元,后者为 4000 元。但在拍卖中,两件作品均超过了我的心理价位,一件也未能购得。此时一钱未花,分文不损,本可打道回府,却又赖着不走,临时动意,又想另拿几件,便盲目举牌。就在拍卖会即将收场时又争到了两件拍品。一是海派画家任颐的山水扇面,一是京派画家金章的花卉立轴,两件共花费 8800 元。取回家仔细观看,任颐扇画的款识字迹残缺,金章的画是后添款的冒牌货,白白花掉了辛辛苦苦积攒的数千元钱。我抱怨自己:“你到底犯了什么病?非得举这个牌,真该把你的手臂砍掉!”

拍卖场上本是有规律可循的。驾驭这个规律,胜券在握,买到藏品花钱不多却获益多多。一旦在参拍的环节上失误,既损失宝贵的钱财,买回的东西又毫无价值,看着别扭,扔了可惜,真是一件窝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