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和北非迦太基两个奴隶制国家为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所进行的战争,先后延续一个世纪之久。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而迦太基又为腓尼基人所建,故史称这场战争为“布匿战争”。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初,罗马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成为意大利的主人。但这并没有满足罗马奴隶主的胃口,更大的贪欲使他们踏上向地中海世界侵略扩张的道路。在罗马向西部地中海扩张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强敌和竞争者是迦太基。据传统的说法,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是公元前九世纪后期腓尼基城市推罗建立的殖民地,因据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肥沃的土地,以及广泛的海上贸易,到公元前六世纪迦太基已经领有北非西部沿岸、西班牙南部、巴利阿里群岛、撒丁尼亚岛、科西嘉岛和西西里岛的西部,成为西部地中海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因此,当罗马把侵略的矛头指向西部地中海时,两个强国之间必然发生冲突,展开一场生死决战。这场战争先后进行三次: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年)是因为争夺西西里岛引起的,其导火线是所谓“墨西那事件”。叙拉古(希腊人在西西里岛建立的城市)雇佣兵中的一批意大利人,强占了西西里东北的墨西那,遭到叙拉古僭主海龙二世攻击。意大利人分成两派,分别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援,迦太基抢先击败叙拉古,并遣军进驻墨西那。罗马统治集团经过权衡之后,派兵应援,进军西西里岛,遂即战争爆发。战争之初,罗马取得较大胜利,占领了西西里岛西南沿海城市阿格里根特。但是,由于迦太基拥有强大海军,意大利沿岸亦受到迦太基舰船的袭击。罗马人为战胜迦太基,迅即建造二百二十只战船,并在船头装有“接舷小吊桥”,当敌船接近时可把吊桥搭在敌船的甲板上,以发挥其在陆地作战之长,弥补海战经验不足之短。公元前260年,在西西里北部米里海角战斗中,罗马获得了海战的胜利。公元前256年,罗马派遣军队远征非洲,企图消灭迦太基。虽然罗马起初获得胜利,但后来却遭到惨败,执政官勒究拉斯被俘。罗马人不甘心败北,倾力造舰二百只。公元前241年,罗马人战胜了迦太基的海军。迦太基被迫求和,第一次布匿战争就此结束。罗马获得大量赔款和西西里岛及其与意大利之间所有岛屿。战败的迦太基并不想就此把它在西部地中海的势力让给罗马。因此它遣军侵入西班牙,利用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作反击罗马的准备。到汉尼拔掌握军权时,迦太基人认为已经具备了同罗马人进行再较量的条件。公元前219年,汉尼拔攻占了不愿归附迦太基的萨贡托城,罗马出面于涉,并以战争相威胁,于是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战争伊始,迦太基军队统帅汉尼拔,率九万步兵,一千二百骑兵和三十七头战象,由西班牙出发,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打破了罗马人想把战争局限在西班牙和北非,避免在意大利本土的作战计划,使罗马人处于被动地位。公元前217年,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汉尼拔大败罗马,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执政官阵亡。公元前216年,罗马征集八万军队,与汉尼拔会战于坎尼。汉尼拔采用两翼包抄的巧妙战术,使罗马军陷于重围,结果使罗马军几乎全部被歼,创造了古代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但是,汉尼拔的这些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罗马的军事力量,使罗马一败涂地。相反,由于他孤悬敌境,给养、兵源都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战斗力逐渐削弱。公元前204年,罗马军队在逝太基附近登陆。汉尼拔被本国政府急令召回。公元前202年,双方在迦太基的扎玛附近发生决定性的会战,汉尼拔战败。次年,迦太基被迫求和。根据和约,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赔款一万塔兰特,不经罗马允许,迦太基不得对外进行战争。第一、第二次布匿战争,双方都是为了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因此都是非正义的。半个世纪之后,迦太基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罗马统治者深恐迦太基的强盛,会导致军事上的东山再起,因此又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146年)。公元前149年,罗马侵略军在非洲登陆,迦太基人为保卫祖国奋起抗战,全城人民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第三年,迦太基城内发生饥馑,在力尽粮绝的情况下,被罗马攻陷。劫余的居民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罗马军团付之一炬,夷为平地。迦太基地区被罗马划为“阿非利加”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