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范围有多大

“天下”的范围有多大

古人将世界笼统地称为“天下”,不同时期所指代的地理范围也不同。

最早是在先秦的古籍中提到“天下”一词,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时的天下并不大,主要指夏商周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具体包括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区等地。到了秦代,随着郡县制的设立,“天下”的概念也随之扩大,东、南两边都到了大海边,西、北两边仍旧没有具体的边界。不过,先秦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天下”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如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他就认为儒家所说的“天下”只占真正天下的八分之一。不过,这种观点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至明清时期,中国人将“天下”的范围扩大为包括中国以及周边附属国在内的区域。此时,天下已经成为一个政治上的概念,而非地理意义。比如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中的“天下”便是指国家。很明显,他知道“天下”并没有那么小,而只是将“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