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季莫菲耶夫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季莫菲耶夫

列昂尼德·伊万诺维奇·季莫菲耶夫(Леонид Иван-ович Тимофеев,1904—)苏联著名的文艺理论家。1925年毕业于勃柳索夫高级文学院,后长期任莫斯科大学教授,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主要著作有: 《诗歌理论》 (1939), 《俄罗斯诗歌理论与历史论文集》 (1958), 《苏联文学:方法、风格、流派》(1964),高校教材《文学理论基础》(1940年初版,1976年五版),中学教材《苏联文学史》 ( 1940年初版,1955年十版),《根据历史的意志》(1979)等。

季莫菲耶夫是苏联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研究艺术形象问题的学者之一,他所撰高校教材《文学理论基础》不仅在苏联有广泛的影响,对中国解放后的文艺理论教学也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季莫菲耶夫以马列主义的反映论为基础,认为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他的文艺理论的核心是“形象”或“形象性”,就是把形象地反映生活看作文学最本质的特征。从理论渊源上看,这一理论基本上是对黑格尔关于形象的理论的改造。他认为,形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文学中人们称反映生活的典型人物为形象,以有别于其他意识形态,而形象又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有形式。根据这种特有的反映形式,艺术有其特殊的对象,即和人有着复杂关系的社会、自然等现象方面,现实的一切方面。艺术家的认识对象是现实,他的反映对象是与现实有着复杂和多方面关系的人。文学的对象既然是人,所以季莫菲耶夫认为,一、文学的任务就是描写具有不可重复的个性的人,描写他的心理的多样性,他的社会、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他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他的语言特征等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文学描写的个性化问题。二、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文学描写的概括性的问题。在他看来,形象是具体的,同时也是概括的人类生活图景,它借助虚构而被创造出来,并具有审美意义。季莫菲耶夫还认为,艺术性和形象性是相一致的,艺术地反映生活,也就是形象地反映生活。艺术性既包括了概括的正确性,也包含着描写的生动性,人民性。

季莫菲耶夫的这一理论 在六十年代中期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集体编撰的大型的三卷本《文学理论》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仍然把形象视为“艺术内容”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