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古画品录》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古画品录》

南齐谢赫著。是中国美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完整而有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它可与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相比美,影响深远,为历代所崇奉。书中提出的论画“六法”,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为“千载不易”。谢赫开宗明义地指出“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他强调了绘画的社会教育作用,进而他又提出了“六法”,规定了绘画的艺术标准,并作为他品评古人的依据。可惜的是,在文中所论的“五品”计二十七人,由于大多画作失传,所提出的评点理论,虽精要但却难以释其原意所在。

他论“六法”说: “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对于“六法”,谢赫只列出了条文并没有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从他对各作家的品评中,可以引伸出它的涵义。所谓“气韵生动”是指一幅画所达到的最高美学准则,即要求画家把所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神情风姿,内在生命生动地反映出来,从而使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具有和谐的节奏与悦目的风致。气韵生动与顾恺之所谓的“传神”相同,都是指表达一个人的“风气韵度”。后来的理论家们则把它推广到一切绘画领域,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都以之为衡量艺术效果的标准。所谓“骨法用笔”是指笔法的功力,这是中国绘画的基本造型手段。它要求在描绘客观对象的形体、结构、质量、体积时,笔法要有骨力。谢赫在评论画家时所说的“一点一拂,动笔皆奇”; “纵横逸笔, 力道韵雅,超迈绝伦”;“意思横逸,动笔新奇。师心独见”; “笔迹超越,亦有奇观”;都是他对绘画笔法方面的要求。至于“应物象形”与“随类赋彩”两条,都是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前者是从形体方面提出,要求按照不同对象来塑造各异形象;后者是从色彩方面提出,要求按照不同对象来表现各异的色彩。谢赫这里提出的是画家的写实能力,但他的“应物”和“随类”并不是自然主义的摹仿现实,而是在忠实描绘客观的基础上,要发挥画家的主观作用。有取舍、有夸张、有想象。他赞美顾骏之“赋彩制形,皆创新意”,同时也批评了刘瑱的“但纤细过度,翻更失真”。所谓“经营位置”,应是指绘画的布局、章法,即画面上的疏密、大小、轻重、远近等安排是否得当。这都需要着意经营,花费心血。六法的最后一法是“传移模写”。这是指临摹画的技能,也是学习古人继承遗产中不可少的。然而谢赫是反对泥古不化的,所以他批评了袁蒨的“志守古法,更无新意”。认为刘绍祖则是“善于传写,不闲其思。” 因而他说: “述而不作, 非画所先。”

谢赫的六法论既是绘画品评的标准,同时也可看作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论。 “六法”的提出,是中国绘画美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