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善《游劳山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邹善:游劳山记(节选)

邹善

隆庆戊辰,孟冬之望,邹子善携诸生游大泽山。兴勃勃未已也,遂订劳山之行。越明日,抵平度。明日,抵即墨。雨阻一朝夕。越晨霁……由东南行五十里,至鹤山。登其巅,望东海,了无津涯,心目恍然,非人间境。王别驾九成、朱守备衣携酌岩下,幕天席地,乐融融也。

由鹤望上苑行,峰峦层叠,咸莲花状,耸云霄中。将暝,至上苑,寻丘长春炼药处。坐已,道人报:月上矣。遂登狮子峰观月,月色映海波,已溶溶不可状,而暮潮复撼激峰山有声。取酒酌崖头,诸生放歌,铿然与海涛应,不知身之尚在人境也。

卧未几,道人鸣钟以唤客,于是骈兴,复上狮崖。东向,顷之,满天霞彩,绚烂映海中,海面尽赤;又顷之,红光一道,从霞彩中直冲霄汉。成曰:“此旭日升处也。”又顷之,如大银盘中涌一朱轮,荡漾上下,若熔金状。已而渐升,咸谛视无瞬。

予顾诸生曰:“斯时念有妄乎?”不谋而一口应曰:“无之。”于是再酌复歌,更为《明崖赋》曰:“闲玩明明崖,日月递来往。沧波渺无涯,空明绝尘想。“下,憩于老君洞,杨令曰:“可更额为‘犹龙’。”复观仙人桥、白龙洞、眠龙石而行。约山行五十里,至华楼。月隐隐映松林间,清光逼人。

越晨,观玉皇洞,涉玉女盆,复稍东,坐仙岩以望巨峰。或曰:“上苑南即上宫,华楼东为巨峰,游若有未尽者。”海之奇,尽上苑;山之奇,尽华楼。涉固不能尽,亦不必尽也。复游南天门,坐平石上,石如台,前列华楼,后环攒峰,左右覆松数千株,苍翠可掬。天风飒飒时来,作海涛声,与歌声相和,于是纵歌复酌,浑如身历蓬壶中。……

夫岩壑之幽,沧溟之广,日月之奇,数日可谓遍历而备尝之矣。方其对山水、玩日月时,其心寂寂然,廓廓然,炯炯然,何也?

噫!吾心本自幽邃,本自广大,本自光明,一有所触,则心境会而本真露,斯固吾人平旦时也,能真识此体而时保之,处尘坌,不异清境,居室漏,常对真明,则志气如神,喧寂一致,方可以言学,方可以言游。不然,幽还岩壑,广还沧溟,明还日月,依然旦昼之拮已矣,而又何取于斯游?

六一公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予谓兹游又或不专在山水间。……遂书以为《游劳山记》。

位于青岛市郊的崂山,濒临大海,山势险峻,格调粗犷,风光旖旎。古来文人贤士道家名流,或驻足其间,或隐居于此,古迹甚多,遂使崂山成为游览胜地。

隆庆二年(1568)十月,山东提学佥事邹善,携学人三十余人游崂山,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写下了这篇《游崂山记》。

崂山的景观,可分南、北、中三路。文章开篇,首先叙述作者“携诸生”经平度、即墨,向崂山行进,交代了游崂山走的是北路。北路群峰的翘翘者,当推鹤山。作者登上鹤山,遥望东海,烟波浩淼,“了无津涯”,于是神飞魄动,“心目恍然”。乍一步入崂山境内,便产生了“非人间境”的感觉。

从“由鹤望上苑行”至“兴尽而后归”,为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记游。作者依时间和游程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三天的游览情形。面对目不暇接的崂山风光,作者作了精心剪裁,描写详略有致。有的一笔带过,有的寥寥数语,只起点睛作用,如“峰峦层叠,咸莲花状,耸云霄中”,突出了崂山山石形状的独特。又如写海上观月,“月色映海波,已溶溶不可状,而暮潮复撼激峰山有声”,绘色摹声,构成一章海上明月交响曲,引人遐思。登狮岩观海上日出,则加以详尽的描写:“东向,顷之,满天霞彩,绚烂映海中,海面尽赤;又顷之,红光一道,从霞彩中直冲霄汉……又顷之,如大银盘中涌一朱轮,荡漾上下,若熔金状,已而,渐升”。这里,既有色彩的渲染,又有生动的比喻,非常有层次地、活脱脱地将海上旭日东升的壮观展现了出来。写南天门远眺也颇为精采:“前列华楼,后环攒峰,左右覆松数千株,苍翠可掬,天风飒飒,时来作海涛声”。使人仿佛置身于群山环抱、绿色波涛的世界,别具幽趣。抒写主观感受的句子“不知身之尚在人境”,和“浑如身历蓬壶中”,皆与前文的“非人间境”相呼应。

在摹山描水中,还穿插了与诸生的问答,使文章妙趣横生,又颇有深意。当诸生“咸谛视无瞬”,沉溺于胜景时,作者问道:“斯时念有妄乎?”诸生不谋而应曰:“无之。”山川日月竟有荡涤“妄念”的力量,更可见崂山风光之美了。

文章最后一段是议论。为什么“方其对山水、玩日月时,其心寂寂然、廓廓然,炯炯然”呢?经过反思,悟出的答案是: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幽邃”、“广大”、“光明”,那么一旦接触到美景壮观,自然会产生共鸣,主客浑如一体,物我相惬。因此,他指出,这次游崂山的收获,决不专在山水之乐。作为司掌教育的地方长官,邹善勉励诸生:“吾人平旦时也,能真识此体而时保之。”就是说,平时要加强思想修养,保持和发扬“志气如神、喧寂一致”的良好心境。

综观这篇《游崂山记》,记游山水,疏密有致,运笔活泼,而情由景生,理由情出,叙述、抒情、议论三者契合无间,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