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增渝
方志敏
仿佛有无量数人在我的周围哭泣呵!
他们呜咽的悲哀的而且时时震颤的声音,越侧耳细心去听,越发凄楚动人了!
“我们血汗换来的稻麦,十分之八被田主榨取去了。剩的些微,哪够供妻养子?……”
“我们牛马一般的在煤烟风尘中作工,输运,奔走,每日所得不过小洋几角。疾病一来,只好躺着由死神摆布去了!……”
“跌倒在火坑里,呵,这是如何痛苦呵!看呀!狂暴的恶少,视我们为娱乐机械,又来狎弄我们了!……”
“唔,唔,唔,我们刚七八岁,就给放牛作工去吗?金儿福儿读书,不是……很……快乐吗!……”
“痛呀!枪弹穿入骨肉,真痛呀!……”
“青年人,可爱的青年人!你不援救我们,还希望谁?”
似乎他们联合起来,同声向我哭诉。
这时我的心碎了。
热泪涌出眼眶来了。
我坚决勇敢的道:
“是的,我应该救济你们。我同着你们去……”
人们大致熟悉方志敏烈士的名著《可爱的中国》,那是一代革命者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真实情怀的生动记录。这篇《哭声》虽然写于他的青年学生时期,但在感情的深度和强度上,与《可爱的中国》正是异曲同工。
作者把民族的苦难、人民的苦难,浓缩为一种单纯而强烈的听觉形象——哭声。这是一种“呜咽的悲哀的而且时时震颤的声音”。在这种听觉形象的描述中,作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注入了鲜明的社会阶级矛盾的内容;与此同时,也渗透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以个体情感反应的描述来强化作品中所叙写的时代悲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矛盾内容的浮沉。
在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这篇散文诗应当占有一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