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赠兄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赠兄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与赏析

嵇 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可尽言?

嵇康 (223—262) 字叔夜,谯郡銍 (今安徽宿县) 人。正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他性好老庄,“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范周孔”,因不满司马氏的统治被杀。他的诗文今传有《嵇中散集》 十卷。

《赠兄秀才入军》是包括了十八首作品的组诗。本诗为第十四首。题中的“秀才”指嵇康之兄嵇喜。《晋书·嵇康传》载嵇喜“有当世才”。嵇康 《幽愤诗》“哀茕靡识,越在襁褓。母兄鞠育,有慈无威”。言明少小就受到哥哥的爱抚教育。嵇喜入军,康作诗以赠,表达了兄弟间真挚的深情。

本诗想象嵇喜行军各处,休息时领略山水乐趣,怡然自得的情景,也寄托了诗人游乐于天地大道,皈依自然的清远情趣。

“息徒”两句述写行军途中休憇的环境。“兰”指兰草。“兰蕙”“荪芷”这类芳草香花,嵇诗中常喻为美好高洁的事物。句中 “兰圃”“华山”兰草丛生,鲜花盛开,葱茏弥望,清芬沁人。周围的徒、马、花、草……都在休养生息。外界美好洁雅,万物竞争自由,造化充满生机。这是背景,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人物旷达放任的情感才得以畅快地流泄。

“流磻”两句写弋钓活动。在平原草泽上弋鸟,在长河岸边钓鱼,松弛军旅的紧张,解除体肤的劳累,令人惬意。但这仅是形体的而不是精神的。人物追求的事是更高的层次,情感自然要往前推进。这两句为下文作了一个铺垫。

“目送”四句抒写鼓琴送鸿,游心太玄的情趣。前二句写人物实体。长空万里,一碧如洗,目光追随归鸿,由远及近,再由近至远,直至冥冥。“送”字看似平淡。实则蕴蓄深远:一层,对自由自在的鸿雁寄予深情,心向往之; 二层,心随目至,神游太虚,驰骋八极。在好似漫不经心中传送出人物对一切放任自由,一切返归自然的追求和皈依。“挥”字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人物的神韵潇洒、气度高雅。两句充满动感,人物形神皆出,洒脱飘逸文雅优美跃然纸上,确实是嵇康“运思写心”(范希文 《对床夜语》之作。王士祯《古于夫亭杂录》赞这两句诗“妙在象外”,深得三昧。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 “叔夜诗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此誉加之于此,当之无愧。“俯仰”两句承上写人物思想。“俯仰” 是一举一动,“自得” 是对于 “大道”有所领悟。“太玄”即大道。贯通了天地自然的大通就能够一切任其自然,应顺自然,这是嵇康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准则。在组诗的另一首诗中“至人远鉴,归之自然”,“贵得肆志,纵心无悔”,也道出了同一心声。至此诗中人物形象,从客观的外界活动到主观的精神世界,极其完整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而这一形象与其说是想象中的嵇喜,更不如说是嵇康的自我写照。

“嘉彼钓叟” 四句赞美嵇喜领悟了大道得意忘言。“钓叟”承上 “垂纶”。“得鱼忘筌”源于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用来比喻只要追求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注重它的形式。藉此赞美嵇喜真正领悟了大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悠闲自得,怡然自乐。“郢人”之典源于《庄子·徐无鬼》,类比嵇喜同郢人死后匠石 “无以为质”一样,也无人可以对谈。末四句虽为宣泄玄学思想的套语,但毕竟还是落到了“钓叟”的实处,和前边的句浑成一体,赞美嵇喜兼以托志。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中六句写人物形神,后四句抒情赞美。全诗从主观感受写景,与景物相结合写人,抒写诗人的胸襟和情趣。情景人物相融相生。实中有虚,诗人精确选择了生活中最富有含义,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画面,使神气远出,创造出深邃的意境,“文约而意广”。

从风格上来说,这首诗自然淡泊,格调高远,是嵇康四言诗的代表作之一。钟嵘《诗品》:“然托喻清远,良有鉴裁,亦未失高流矣。”这一评价用于本诗也非常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