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寓言故事·大海三鱼》原文与赏析

《经籍、寓言故事·大海三鱼》原文与赏析

南海卒涌大洮,越海境界,有三大鱼,随上流处在浅水。自相谓言:“我等三鱼,处在厄地。漫水未减,宜可逆上,还归大海。”有碍水舟,不得越过。第一鱼者,尽其力势,跳舟越过;第二鱼者,复得凭草越度;第三鱼者,气力消竭,为猎者所得。一一第一虑未然,必当被伤害;凭草计现在,彼命得脱死:二鱼俱得免,以济危脆命。愚守少池水,受困于猎者。

此篇选自姚秦·竺佛念所译的《出曜经》。《出曜经》也属“譬喻经”类。据原书第六卷释名云:“所谓‘出曜’者,从无常至梵志,采众经之要藏,演说布现以训将来,故名‘出曜’。”它采取散见于早期佛经中的各种譬喻,通过譬喻来宣传佛教所说人生无常,以修行戒、定、慧积善根而达到解脱的道理。

竺佛念是前后秦僧人。据《高僧传》等记载,他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人。二十岁左右出家,“诵习众经,粗涉外典”,“苍雅诂训,尤所明达”,“洞晓方言,华梵音义莫不兼解”。前秦建元(365—384)中,有外国僧人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到了长安,秘书郎赵政请他们译经,让竺佛念为传译。据说,竺佛念翻译时,因不满意梵文“繁质”,“每存莹饰义句,减去繁长”。他曾与佛陀耶舍共译《长阿含经》,也自译了《菩萨璎珞经》、《十住断结经》、《菩萨处胎经》、《中阴经》、《出曜经》等,被称为苻姚两代的“译人之宗”。

这是一个譬喻寓言故事。有三条鱼不幸来到浅水中,处于厄境。它们都想再回到大海,前二条鱼或凭借自己的力势,或依靠了其他的力量——草,都跳过“碍水舟”,回到大海,返回他们可以逐波遨游的世界。但最后一条鱼,却终因气力消竭,而成为打渔人的收获。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遇到任何困难,处于任何厄境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时也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离厄得济。若像第三鱼那样,犹豫不前,“气力消竭”后就难以度过难关,脱离险情。

这就是从这个寓言的表面所得到的,也正是我们今天欣赏这个故事所要汲取的教训,一个小小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深的道理。这正是佛经文学故事的魅力所在。

当然,我们知道,一个民间寓言故事既为创作佛经的佛教徒所择取,自有其目的,一定在其中加上了他们的宗教蕴义。如果再多引几句话,佛世尊召集大众为他们所说的颂语就更显豁了:“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这实际上是佛在哀叹人生的痛苦。

佛教主张:诸行无常,万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佛教的主要教义,所以被称为“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指世界万有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永恒的实体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都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所谓“万法无我”,指世界是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 的存在。人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 (灵魂);一切法也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所谓 “涅槃寂静”,指熄灭了 “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这是一种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这就是佛教对人生、对世界的主要看法。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芸芸众生却不明白这些佛理,他们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于是就必会有诸种的烦恼,无尽的痛苦。例如,尽管许多人有很高的地位,有无量的财富,他们或是婆罗门,或是刹帝利,或是长者,或是居士,享尽荣华富贵,但他们都免不了生、老、病、死之苦,时如逝水,“是日已过”,转眼间就会 “命变、形羸、气衰、力竭”,就像那处在浅水中的鱼,痛苦万端。而要摆脱这种种的痛苦,就要入佛门,修习佛道,以涅槃寂静为目的。就像故事中的第一、第二鱼那样,跃过障碍,来到自由自在的天地,芸芸众生就应该皈依佛教,弃恶从善,虔诚修持,最后跳出六道轮回的樊笼,求得超出生死的解脱,到达无有诸苦,但有诸乐的极乐世界。

这个简短的寓言故事的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练。尤其在描写 “大海三鱼”要“逆上”“还归大海” 时所用的语句都用四字格的动词短语: “跳舟越过”、“凭草越度”、“气力消竭”,仅此12个字就已把三鱼那不同的气势,不同的动作,不同的结果表达得淋漓尽致,实在是绝妙之作。语言精练也是大多数佛经文学作品所共有的艺术风格,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