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学·《圣经·旧约》·金牛犊》原文与赏析

《基督教文学·《圣经·旧约》·金牛犊》原文与赏析

《旧约·出埃及记》第32章

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大家就聚集到亚伦那里,对他说: “起来,为我们作神像,以便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亚伦对他们说:“你们去摘下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拿来给我。”百姓就都摘下她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亚伦从他们手里接过来,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做成。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亚伦看见,就在牛犊面前筑坛,并且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次日清早,百姓起来献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来玩耍。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下去吧,因为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已经败坏了。他们很快就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为自己铸了一只牛犊,向它下拜献祭,说: ‘以色列啊! 这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耶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摩西便恳求耶和华他的上帝说:“耶和华啊!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说:‘他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与他们,把他们杀在山中,将他们从地上除灭?’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怒,不要降祸与你的百姓。求你记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你曾指着自己起誓说: ‘我必使你们的后裔像天上的星星那样多,并且我应许把这整个地方,一定给你们的后裔,他们要永远承受为业’”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的百姓。

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板,这板是两面写的,这面那面都有字。这是上帝做的,字是上帝写的,刻在板上。约书亚一听见百姓呼喊的声音,就对摩西说: “在营里有争战的声音。”摩西说: “这不是人打胜仗的声音,也不是人打败仗的声音,我听见的,乃是人歌唱的声音。”摩西挨近营前,就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板扔在山下摔碎了。又将他们铸的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

摩西对亚伦说:“这百姓向你做了什么,你竟使他们陷在大罪里?”亚伦说:“求我主不要发烈怒,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他们对我说: ‘你为我们做神像,以便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我对他们说: ‘凡有金环的,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

摩西见百姓放肆,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于是利未的子孙,都到他那里聚集。他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这样说: ‘你们各人把刀挎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和邻舍’”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摩西说: “今天你们要自洁,归耶和华为圣,各人攻击他的儿子和弟兄,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

到了第二天,摩西对百姓说:“你们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 “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做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耶和华对摩西说:“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现在你去领这百姓,往我告诉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只是到我追讨的日子,我必追讨他们的罪。”耶和华杀百姓的缘故,是因为他们同亚伦做了牛犊。

金牛犊的故事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逃离埃及的奴役统治3个月后,历尽跋涉之苦的以色列民众跟随摩西来到西奈山附近的荒野中。这块荒野水源充足,树木茂盛,使颠沛流离3月之久的犹太人有了一处可供休养生息之地。在这段幸福的时间中,耶和华通过摩西传喻以色列人民,说他决定与以色列人民立约。于是以色列全民沐浴斋戒3天,虔诚地齐集在西奈山脚下。摩西专用手杖画出一条禁线,越线者死。接着雷电交集,大雨倾盆,神秘的号角声越来越响,越来越高,摩西就在人们跪倒在地的时刻,消失在西奈山的烟云中。从耶和华那里归来,摩西带回上帝为以色列民制定的一系列法则戒律,以色列人设坛祭奠,并洒羊血在每人身上,作为与耶和华立约的标志。

这样,驯化一个未开化民族,给予其信仰、戒律、法规的工作可算大功告成。然而,凡事都有坎坷,更何况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重建信仰的伟大工作。立约后的以色列人民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彻底洗心革面,抛弃被耶和华称之为“作恶”的原始偶像崇拜,于是,产生了金牛犊的故事。

在摩西又一次去和耶和华会面之时,以色列民众的信心发生了动摇。摩西一去40昼夜,山下人等得心慌,于是求助于摩西之兄亚伦,求其重建一位偶像,让他们供奉为神。于是,亚伦收集起以色列人妻子儿女的金质饰物,铸造了一头金牛犊。以色列人围绕金牛起舞膜拜,把偶像当作将他们领出埃及的神明。从故事的这一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以色列人并非彻底背叛耶和华而重新供奉原始偶像,他们仅仅是在长久的等待中动摇了信念,希望用他们熟悉的、令他们心安的祭奠方式来供奉他们的新神耶和华,却在不觉中触犯了耶和华的严令:不准供奉偶像。故事描写的以色列人由信念不坚而致违戒的细节,真实而朴实,表现出古代圣经的编纂者对人类心灵的透彻了解。

耶和华对以色列人供奉偶像大为震怒,威胁要毁灭整个以色列民族,只留下摩西的后裔。因为在耶和华的戒律里,供奉偶像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摩西再三求情,上帝方才转颜。摩西回到以色列人中,见到人们围绕金牛犊歌舞,非常暴怒,摔碎了上帝赐予的法版,斥责了亚伦,然后令信仰坚定的人拿起剑杀死所有犯下偶像崇拜之大罪者。据说被杀者3000人,可谓执法苛严。

从整个故事可看出,作者用意在于宣扬对上帝的坚信不渝精神,用反面示惩的方式渲染轻移信念的后果。

但从上帝与偶像崇拜的这种水火不容之关系来看,可以发现圣经写作年代或更早时代的宗教历史的真实。

人类在自己的幼年时代对自然和世界一片懵懂,在简单的劳作生活中,人们对不了解的自然现象充满敬畏。于是人类将这种无知的敬畏之情凝集于某一事物上,于是产生了最原始的宗教,即图腾崇拜。人类宗教是从图腾崇拜、多神教到一神教逐渐发展的,然而这种发展在基督教创立之初则是由无数次的斗争,甚至流血换来的,这里充满了剑与火的肃杀酷烈。基督教创立之初的强敌之一就是各民族信奉的原始偶像崇拜,因此,在《圣经》的金牛犊故事中,真实地记载了这种斗争,这种斗争达到如此程度,基督教将偶像崇拜列为十恶不赦的大罪。故事结尾处,摩西令利未子孙“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和邻居”,就是宗教争战史的真实写照,没有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不是在血与火的厮杀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的。杀人如麻、血流成河是宗教战争的特点,人们在狂热信仰的作用下,用最残忍的手段屠杀异教徒。

由于《圣经》的巨大影响,金牛犊的故事脍炙人口。但金牛犊有自己的引伸含义。人们把金牛犊喻为拜金的象征,因而在引用这一典故时多运用这一引伸义。例如苏联20年代著名讽刺作家伊里夫和彼得罗夫合作写作的讽刺长篇小说《十二把椅子》的续篇就取名为《金牛犊》,他们借用这个典故点出小说对小市民的庸俗习气和拜金主义的讽刺与批判。马克思也在自己的《历史上的类似现象》一文中引用这个典故,讽刺了把法国路易·波拿巴当作神一样崇拜的大资产阶级,“金牛犊终于成了真正的神,而新的法国专制君主则成了它的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