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学·赞美诗·复活良辰歌》原文与赏析

《基督教文学·赞美·复活良辰歌》原文与赏析



救主复活之良辰!

普世快同传述;

喜乐欢欣逾越节,

上帝的逾越节;

主在得胜歌声中,

已经超拔我们,

离死进入了永生,

离地升上天廷。



恳求洗涤我心胸,

除尽罪孽迷蒙,

愿能清楚地瞻仰,

复活光显圣容;

愿能倾听主声音,

清爽、温柔、镇静,

低言“愿你们平安”,

使我加倍欢腾。



但愿诸天同喜乐,

但愿大地高歌,

但愿世界与万有,

欢声四下应和;

有形无形之万物,

齐发音乐之声,

因主基督已复生,

我众欢乐永恒。



这是一首歌颂耶稣复活的圣歌,产生于中世纪的希腊地区。基督教的复活节在每年3月21日以后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故此日是在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一个星期日。

耶稣在犹大各地传教,深受百姓的爱戴和信赖,却遭到祭司长和长老们的忌恨。由于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的出卖,耶稣在逾越节那天在耶路撒冷附近的各各他一地被钉上十字架,天黑之后断气死了。一个叫约瑟的门徒,用干净旧麻布裹好耶稣的身体,将他安葬后离去了。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派兵守住耶稣的坟墓,怕他的门徒把他偷了去。三日后,耶稣复活了,在加利利吩咐十一门徒为万民施洗。人们为纪念耶稣复活,特把3月21日以后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作为复活节,以示庆祝。

诗的第一节开始就写耶稣复活的事,不加别的说明,迫不及待地告诉人们,耶稣复活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有不少人想知道他是否真是救世主,人们在焦急,疑虑中等待。而相信他的人则非常悲哀、忧伤。一开头“救主复活之良辰!”一声喜讯传来,把人们的欣喜之情彻底表达。耶稣已复活,世人已得救。下句紧承上句。写人们当时的反应,急迫地赶快向普世传讯。一个“快”字,生动地刻画出人们兴奋和激动的神情。后面两句写逾越节,这是当初上帝听见以色列人的哀求命摩西将以色列民众带出埃及时与以色列人定下的节日,以纪念从埃及逃离苦难。现在上帝又让他的独生子在逾越节这天受难以救赎百姓,于是逾越节成了以色列人两次被救的节日。是“喜乐欢欣”的,也是“上帝的”逾越节,将人们沉浸在节日里的欢乐情景呈现在眼前。后面四句歌颂救主耶稣完成为人类赎罪之大业后,在天使们迎接的颂歌声中,带着巨大的荣光回到天廷,坐在神的旁边。整段写人们得知耶稣复活时的惊喜心情和欢欣的赞美。因为人们都已知道耶稣是救主,是万能的神之子,都敬畏、爱戴他,希望蒙他的恩,进入天国。

第二段开头便写“恳求洗涤我心胸”。在耶稣之前有施洗者约翰在约旦河用水为人们施洗,而耶稣则是用圣灵施洗,为进天国的人们洗涤心灵,“除尽罪孽迷蒙”。人本是有罪的,所有的恶都是从人那里来的,人须使圣灵进驻心灵,全心向善,才能得到拯救,进入天堂。信徒们还想清楚地瞻仰“圣容”,以表敬畏之心,但此时这种要求却不易满足,因为神秘神子都不太愿让世人瞧见圣容。只要倾听主那清爽、温柔、镇静的声音,多听听他讲道,就会有福了。《新约·路加福音》中说“我(指耶稣)对你们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耶稣复活那天曾对去看他坟墓的妇女们说:“愿你们平安”。若能再听一遍救主的亲口祝福,怎不“使我加倍欢腾”呢?

第三节便写人们狂热的激情和虔诚的信仰。连用三个“但愿”,从诸天到大地到“世界与万有”全方位地为耶稣基督的荣耀歌唱。“四下应和”。“诸天”是上帝及天使居住的各层天的总称。“不仅有欢呼声、赞美声,还要有音乐声,让全世界的有形无形之物都来共同欢庆耶稣的复活,歌颂这神圣伟大的良辰,赞美神子拯救世人的奇勋,让欢乐喜庆的复活节气氛洋溢在整个世界,让每一个人都加入到歌颂、赞美的欢乐情绪中去,分享一份喜悦。

这首圣诗节奏明快,富于跳跃性,与它的主题配合得恰到好处,突出了欢乐、兴奋的情绪。三个段落紧紧相连,一气呵成,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浑然一体,丝毫没有冗长之感。它用形象鲜明的语言和排比并列的修辞手法,使形式与内容密切配合,产生出一种感人的艺术效果。诗中直接歌颂耶稣功绩的言辞并不多,只描绘了耶稣温柔的祝福,却通过信徒们对耶稣复活的欣喜、兴奋和欢呼,间接地表达了耶稣的慈爱和恩德,它是基督赞美诗中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