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原文与赏析

 

范成大

 

孤云野鹤本无求,刚被差充粥饭头。

担负一蒫牙齿债,钟鸣鼓响几时休?

 

冒雪敲冰乞米回,斋堂如海钵单开。

众中若有知恩者,一粒何曾咬破来?

 

净慈,寺名,在杭州,五代时吴越王钱俶建。见《西湖游览志》。显老,僧名,作者的老朋友。“行化”,原意是行教化。这里是说化缘,以募化结缘识。佛家认为,能拿钱、物布施的人,就是与佛有缘分的人,所以称募化为化缘。

据诗题,知显老行化到了苏州,见到了作者,把最近的写真——画像给作者看,作者于是写了这五首诗,这里选录其中二首。

诗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这一年,他住在自己经营的石湖——坐落在苏州盘门外,完全过着乡下生活。

第一首第一句写显老原来过着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孤云野鹤”常用比喻名利淡漠的读书人,士大夫退官休致以后,也常用“孤云野鹤”来标榜自己的清高。这里用来比喻显老,十分贴切。“孤云”,孤独的、没有联系的云朵,东西南北,没有一定的方向,到处可以飞;“野鹤”,以大自然为家的鹤,不受任何管束,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适合显老在此以前没有僧职的身份。

第二句写显老再也不能自由自在了,因为他刚被差充为“粥饭头”了。这里用了一个佛典。据《五灯会元》卷十九,北宋中末期,保宁仁勇禅师,住入金陵保宁寺,上堂说道:自己忽然被业风吹到金陵,住个破院,作粥饭主人,接待南北。这带有玩笑意味的话,说明当和尚的也十分有风趣。这里借仁勇的话,嘲笑显老。作者不说显老是粥饭主人,而说他只为过是为僧众操心的头领或头目。表面上,似乎是降低了显老的身伦,其实,“粥饭主人”和 “粥饭头” 的含义是一样的。这样一来,显得更加亲切,更有风趣,富有情味。 第三、 四句, 接着嘲笑显老。 蒫 (cuo鹾),圆形的盛物竹器。牙齿放在蒫里,风趣之极,而且形成了一笔债务,使得显老这个粥饭头不得不担负起偿还的任务。大约净慈寺的粮食储备已经耗得差不多,僧众嗷嗷待哺,向显老要饭吃,颇有一点紧急的意味。这样,显老就再也不能自由自在,不得不东奔西走了。从这里,仿佛看到了显老那种焦头烂额的样子。

“钟鸣鼓响”,也有一段佛家故事。据《五灯会元》卷七,唐朝末年,鼎州德山宣鉴禅师的弟子玉峰义存禅师在德山作饭头。一天,饭开晚了,宣鉴举着吃饭的钵下法堂,义存见了,问宣鉴: 钟未鸣,鼓未响,举着钵向什么处去?宣鉴于是回方丈。这就是说,钟鸣鼓响是吃饭的信号。

现在,净慈寺僧众吃饭,要靠显老募化,实际上,什么时候鸣钟,什么时候响鼓,由显老掌握。这里,作者又开了他一次玩笑,你打钟敲鼓,打到什么时候,才算告一段落!情趣盎然。作者熟悉佛家典故,用得自然。佛家人讲佛家事,显得亲切。

第二首第一句写行化之苦。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显老冒着雪行进。脚下,是冰封的大地,显老拿着拄杖,不断地敲着冰,试探冰的承受力和滑的程度,一路小心翼翼,终于带着乞来的米回到了寺里。给人的印象是: 显老为了僧众,不辞辛苦。

第二句写斋堂的景象。“斋堂”,僧众吃饭的地方。如海,说明斋堂很大、很深,净慈寺的僧众多。僧众已经把钵单展开,把吃饭的铁钵安放在单上,准备吃饭了。——显老为僧众带来了福音。

第三、四句嘲笑显老,说显老这么做,僧众未必都知恩。

这里,用了一个佛典。《五灯会元》卷五说,唐代澧州药山惟俨禅师,对一个僧人说,你如果回乡去,我给你一个不吃粮的方子。那个僧人请他把方子说出来,他说就是 “不得咬破一粒米”。

作者认为,感激师傅的教诲,并希望报答恩情,其报答的最好方式是: 按照师傅的教诲去作。根据这一点,只有不咬破一粒米,才是报答师傅恩情的具体表现。作者用了“若有”这一假设、推辞之词,对是否有这样的人表示怀疑。这对于显老并无直接关系。作者所要说的是,真正知恩的人,不吃粮食,那么,这些吃粮食的人就没有理由认为显老给他们办了一件好事,要报答显老。既然这样,对于显老来说,那又何苦来呢? 继第一首之后再一次嘲笑了显老。当然,这里也附带讽刺了某些宗教教义的不近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