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偕友游普照寺》原文与赏析

词曲赋文·偕友游普照寺》原文与赏析

沈桂清

我辈何多幸,名山作比邻。

同游山下寺,俱是画中人。

佛殿松筛月,云门石界尘。

如逢菊林隐,相与叩迷津。

这首五言律诗,是清人沈桂清陪同他的朋友游览普照寺时写下的。首联“我辈何多幸,名山作比邻”,诗人以无比豪迈的气概喊出了与名山作邻甚感幸运的心声,以坦率,直爽的性格向读者披露了自己的情怀,令人感到有一股喜悦的巨流溢于言表,富于一种气势美。此句中的“名山”指泰山。泰山,又名东岳,位于我国东部,它以“擎天捧日”之姿,“拔地通天”之势,独尊于五岳,驰名于中外,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游人前来游赏。诗人沈桂清在游泰山之后,竟从河北宛平举家南迁,“筑别墅于岱麓”,所以诗中有 “名山作比邻”之句,这就更见诗人喜爱泰山之情非同一般人。

颔联“同游山下寺,俱是画中人,”委婉含蓄地写尽了 “山下寺” 的美景,令人遐思飞驰。山下寺即普照寺,始建于六朝,故又名 “六朝古刹”。它位于泰山之阳的凌汉峰下,周围峰峦环抱,溪水潺潺,佛寺依山层递而建,苍松翠柏掩映其上,是一组完整的佛教寺院古建筑群。但诗人并没有从正面直接描写这些美景,诗人独运匠心,先虚写了一笔,即把这些美景统统比之为画。风景如“画”,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字眼,而普照寺的游人自然也就变成了 “画中人”。透过“画中人”三个字,读者不难相象到: 普照寺的青松绿竹、悦耳鸟鸣、潺潺流水……,读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普照寺的风景之美。

当读者徜徉、陶醉于美丽的景色中时,诗人却勒住了读者思想骏马的缰绳,令读者仔细地欣赏 “佛殿松筛月,云门石界尘”这几个特写镜头。佛殿指普照寺的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后面有一古老松树,相传六朝时所植,史称六朝松,古松粗大雄壮,无数长枝盘曲四伸,宛如巨大的华盖,覆压在大雄宝殿上。它枝繁叶茂,疏密相间,就像一个撒空的筛网,每值皓月当空,月光透过网孔,洒下细碎的银斑,状如筛月,流光投地,静谧中似有声可闻,令人心驰神荡,别有妙趣。古今诗文咏月者甚多,但唯有 “筛月”二字格外新奇别致,最能道出此景之妙。“云门石界尘”是指寺南半里路旁的 “云门”“界尘”两块刻石。“云门”是佛家语,指云门宗。云门宗系佛教禅宗五家之一,五代文偃创立,因住韶州云门山 (今广东乳源县北)光泰禅院,故名,其说教方式云门三句。据 《五灯会元》卷十五: 云门宗祖文偃曰:“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 ‘函盖乾坤’,一句 ‘截断众流’,一句 ‘随波逐浪’。若辩得出,有参学分; 若辩不出,长安路上辊辊地。”第一句大意说天地万物皆“真如”所显;第二句大意说不应用语言文字把握真如,而应于内心顿悟; 第三句大意说对参学者应因机说法。该宗将此三句比做“云门剑”,意谓掌握其含意,即可求得解脱。诗僧元玉将“云门” 二字刻石于寺南,意谓禅之所在。“界尘”即红尘之界,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为 “六尘”,把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并认为 “六尘” 是 “六根”派生的,佛家把所谓 “六根洁静” 的叫做 “一尘不染”,佛教徒修行,就是要排除任何欲念,弃绝七情六欲,保持心地洁静,跳出红尘,达到一尘不染,因此,立“界尘”之石于此,实则标示出这里是佛界与尘世的分界线。“云门石界尘”一句,诗人虽没有直接描写奇妙的景色,但却使前面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倏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使读者对这里的明山秀水油然升起一股虔敬之情。最后一联 “如逢菊林隐,相与叩迷津”,则写出了诗人对佛家高僧的企羡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几分自况的意味。菊林隐,指清初的名僧元玉。元玉,字祖珍,号古公,广陵崇川人。康熙初年,居泰山普照寺。元玉学识渊博,又好养菊,岩阿种菊皆遍,命曰菊圃,有咏菊诗百余首,故号“菊林隐”。诗人沈桂清生活在清末,与元玉相隔数百年,却要“相与叩迷津”,可见这是祈望之词,但这恰恰表现了诗人对菊林隐的崇拜之情。诗人迁家于岱麓,同“名山作比邻”,不但使自己变成了“画中人”,而且还可以向菊林隐这样的高僧“叩迷津”,这难道不是一大幸运吗?全诗至此结束,首尾呼应,特别是最后一联,虽没有直接写景,但却给人一种地灵人杰的感觉,使读者感到普照寺不但景美,而且人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