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隐去来》原文与赏析

词曲赋文·隐去来》原文与赏析

王梵志

隐去来,寻空有。空有毕竟两无名,二境安心欲何守。不长不短鉴空心,若见空心还是有。空有俱遣法无依,智者融心自安偶,隐去来,勿浪波波走。

〔隐去来〕,敦煌曲调名,《教坊记》,《羯鼓录》未载。《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云:“祈嘉字孔宾,酒泉人也。少清贫、好学。年二十余,夜忽窗中有声呼曰:“祈孔宾,祈孔宾,隐去来,隐去来! 修饰人世,甚苦不可谐。所得未毛,所丧如山崖’。旦而逃去,西至敦煌,依学官诵书,贫无衣贪,为书生都养以自给。遂博通经传,精究大义,西游海渚,教授门生百余人。”这时所唱 “隐去来”,似为此调之始。

唐初民间通俗诗人王梵志有 〔隐去来〕二首,为世所罕知。兹据苏藏王梵志诗一百一十首本 (1456号) 校录。

这里选的是第一首。作者主要演述 “空有” 之义。佛家谓遮遣曰 “空”,建立曰“有”。从字面上看,如果客观世界和事物确有其象,而主观遮之、遣之,以为 “空”,乃自欺而已; 故所谓 “空”者,实即有 “有”,因而世间难有真的“空”,心物皆然,倘二者并存之,方可称为智者。从佛教观点来看,客观世界是 “空”,即所谓 “一切皆空”,甚至连佛教徒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也是空的,但 “空” 的意义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是指无实体,无自性而言。然而客观世界一切现象都有最后的实体,都是有的,所谓客观世界的“有”,只是假有,而不是真有,这便是空有理论的基础。

本篇开头即以 “寻空有” 点明主旨。但作者并不囿于直接阐明空有概念的内涵,而是以简洁明快、节奏鲜明的诗的语言,比较生动地描述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的余地,还是很富有哲理的。空有既然无名,又何必要心安理得的守护着它呢?如果以不存规矩,恣情纵欲和无所畏惧的空心来对待一切,那么当你见到空心时这个世界还是有的。如果把空有全部遣去,佛法也就失去了依据,唯有有识之士才能将其并存,以达到融心自安的程度。最后以“隐去来”,忽浪波波走”的和声辞作结。“波波走”,乃奔波劳碌之意,即谓人们何必要为空有的理想境界而到处奔波呢! 还是 “隐去来” 吧。

队此首外,还有一首 〔隐去来〕:

隐去来,隐去游朝市。不离烦恼原,无希真妙理。对境息贪痴,何假求高士。是非不二见,法界同昆季。隐去来,大乐无基心。

这两首〔隐去来〕,句式结构不同,第一首为三三七七七七七七三五”,以七言为主;第二首为“三五五五五五五五三五”,则以五言为主。其共同点是末二句为和声辞,大抵符合佛曲和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