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孙中山》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6 彩色片 17本

中国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丁荫楠 编剧:贺梦凡 张磊 摄影:王亨里 侯咏 主要演员:刘文治(饰孙中山)



本片获1987年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服装、最佳道具奖




【剧情简介】

在烈焰映衬下,晚年的孙中山蓦然回首。

一群群神情麻木的农民。

在风中抖动的龙旗。

刽子手和烈士尸体。

一艘货船上的“猪仔”在呼号。

旁白:读了中国近代史,我只想哭。

1894年,在上海宋跃如的寓所。青年孙文慷慨陈词:“用和平改良的手段无法使清廷醒悟,我们古老的中华非要用强制的手段才能奏效!”

在檀香山的一间木棚里,孙文与陆皓东及十几位华侨秘密成立兴中会。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共鉴!”兴中会决定在广州起义,推翻满清王朝。陆皓东为起义设计青天白日旗,“这黑暗的国家太需要光明了”。

1895年在广州。起义消息泄漏,带着红缨帽的清军凌晨向江面集结。载着起义枪械的火轮从香港驶来,几十条载满清军的小舢舨冲向火轮。陆皓东向火轮挥手:“不要靠岸!”火轮和小舢舨相互射击,清军冲上火轮。广州起义失败,陆皓东等人英勇就义。

孙中山亡命日本。他与郑士良和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商讨进行惠州起义。

惠州原野。几千名头缠红布的起义军向清军奋勇冲锋。郑士良挥舞战刀,策马而前。爆炸声中,两军肉搏。红头军弟兄倒在血泊中,战场上尸横遍野。1900年10月,惠州起义失败,郑士良、史坚如等人殉难。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确立三民主义之雏型。宫崎作为中国革命的朋友也在誓词上签名。

1907年广西镇南关起义。孙中山亲临前线指挥,炮轰清军阵地,并为伤员做手术。这次起义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1911年初在槟榔屿。孙中山向华侨发表演说,为革命募集经费:“国外捐钱,国内捐命!”

3月29日,黄兴、朱执信指挥起义军在广州发难,火海里,起义军与清军搏斗。黄花岗开阔的红土地,陈放着72具棺木。

1911年5月,旧金山。洪门会首领向革命捐赠大笔款项。孙中山跪谢。

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回国,策划建立共和国。

1912年元旦,孙中山身着总统大礼服,庄严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然而新生的中华民国危机重重,孙中山委托宫崎借款500万元。在孙中山主持的国务会议上,临时政府内阁成员政见纷纭,军费支出无着,国库空虚,列强支持袁世凯。

袁世凯拥兵自重,一方面逼清廷退位,同时逼孙中山辞职,觊觎民国大总统职位。

孙中山虽洞察袁世凯系一野心勃勃之旧官僚,迫于形势,不得不让出大总统职务。

旁白:在清帝退位的第二天,民国大总统也离开了他的办公室。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过后,失败者和胜利者一同消失了。

在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大获全胜。根据临时约法,宋教仁离开上海赴北京组织责任内阁,实行政党政治。袁世凯派刺客在上海车站狙击,宋教仁和他向往的民主政治躺在血泊中。

孙中山再度流亡日本。鉴于辛亥革命以来国民党纪律松弛,人心涣散,导致革命挫折。孙中山决定成立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对领袖要绝对服从,立誓约,盖指模。黄兴不同意采用这种方式,离孙中山而去。

1913年,宋庆龄代替宋蔼龄成为孙中山的秘书。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东京结婚。

陈其美在上海寓所被人暗杀,接着黄兴在上海病逝。孙中山为战友的纷纷离去黯然神伤。

1917年,孙中山乘军舰南下护法。陈炯明表示愿意组建一支听命于孙先生的军队,要求筹军饷十万元。为此,孙中山抵押了他在上海的寓所,并向上海的犹太大亨哈同借款五万。

1920年,陈炯明率领军队从闽南进军广东。在平息虎门兵变中,朱执信殉难。陈炯明的军队攻克广州,孙中山兴高采烈地出席庆功会,却又遗憾地说:“得一广州,失我执信,得不偿失啊!”

孙中山决心以两广为基地兴师北伐,统一全中国。陈炯明则图保存实力,保存地盘,称霸南方,对北伐事宜,处处掣肘。孙中山以非常大总统的名义免去陈炯明的总司令职务。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宋庆龄仓促离去,回到上海。

孙中山亲自督师讨伐陈炯明叛乱。但军队素质极差,一经交火,兵败如潮,孙中山极力制止,毫无效果。

孙中山在上海寓所的不眠之夜。一次次的挫折,使他心绪沮丧,苦苦思索。他问宋庆龄:“我还能再重新开始一次吗?”

孙中山曾会见过苏联代表马林,了解苏联革命的经验。在上海他会见了李大钊。中国革命往何处去?孙中山在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1924年1月20日,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孙中山决心改组国民党,制定新的政治纲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孙中山演说的画外音从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延续到列宁追悼会和黄埔军校几百名军官的聚餐会:要学习革命国家的经验,加强革命队伍思想上的团结。

蒋介石率领黄埔军校的学生军平息广州商团的叛乱。

冯玉祥来电,邀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政。孙中山和宋庆龄穿过“浩气长存”的牌坊走向72烈士墓地,向牺牲的战友告别。孙中山检阅黄埔军校全体官兵,在他们的欢送下乘船北上。

孙中山乘坐的专列抵达北京前门车站。车站广场挤满了十多万前来欢迎的学生和各界群众。欢呼的人群挥动小旗,竖立的条幅上写着:“欢迎孙总理北上主持国政”“废除不平等条约”。孙中山坐在一张藤椅上,被抬着走进民众的海洋。



【鉴赏】

以往中外历史人物的传记片,不外乎两种艺术模式:其一采用戏剧性结构形式,截取历史人物生平中富于传奇性、轶事性的片断,铺衍成具有观赏性的戏剧性情节。另一种侧重于纪实,比较忠实地记叙人物的主要业绩,近似文学中的传记。还有一种则是戏剧性与纪实性的折衷形式。无论哪种结构形式,在电影的影像层面上,基本上倾向于纪实,真实地再现历史环境中的历史人物。

《孙中山》在历史人物传记片中,可谓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在结构上既非戏剧性的,亦非纪实性的,也不是两者的折衷。导演丁荫楠表白他的意图是要“努力在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为特定历史氛围的影片中,结构成以心理情绪为主体内容,以艺术的造型与声音为表现形式的一部哲理性的心理情绪片。”(《〈孙中山〉影片制作构想的美学原则》)对传纪片的创作而言,这种探索是整体性的,美学层次的;影片基本上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构想。

《孙中山》的探索当然寓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但这种美学选择也并非是主观随意性的。它至少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制约,一是特定的题材内容,一是中国的美学传统。孙中山一生的史实浩瀚,进行了近40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足迹遍及三大洲。选择一件或几件事,难以概括这位历史伟人思想性格的全貌。以心理情绪作为结构的枢轴,可能更直接触及人物的心灵;在把握繁复的历史事件上无须拘泥于因果的交代,取得较大的灵活性。这就有利于扩大影片的容量,加强艺术概括力和作者主体意念的抒发,赋予作品以史诗式的宏伟气势。

无论编导是否明确地意识到,《孙中山》总体构思的写意性和表现性溯源于中国的传统美学。以往中国电影在美学上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为叙事的传奇性和构筑情景交融的意境,《孙中山》这样史诗规模的写意性把握,则是一种新探索。

如影片导演所言,《孙中山》美学探索的主要艺术手段,是独特的空间造型和声音处理。兹以影片开场和结尾为例。

开场的第一组镜头。在熊熊烈焰的映衬下,富于塑雕感的孙中山缓缓回眸,眼里充满了深沉的思索和忧郁,像是回顾苍茫的神州大地。

一群群拖着辫子呆滞麻木的农民在风沙里;

满清王朝的龙旗在风中抖动;

刽子手的大刀和覆盖芦席的烈士尸体;

紫禁城中隆裕太后的鸾驾;

茫茫大海上行驶的货船。一群华工“猪仔”被塞在阴暗潮湿的货舱里呼号、挣扎。舱门打开,华工被驱上甲板,外国水手用水龙头向他们喷射消毒液……。

这一组并无因果关联的画面,非常简练地概括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氛围。这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图景,又似通过孙中山的沉思和忧郁的眼神观察的,时代苦难激起人物心绪的波澜,为孙中山一生献身革命提供客观依据,人物与环境互相转换渗透。画面造型是写实基础上的写意,时空跳动很大,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和情绪冲击力。

影片结尾,孙中山应邀北上,在前门火车站广场受到十多万民众的欢迎。这个场面的处理带有浓厚风格化和写意性。首先色彩就非纪实,这样一个盛大的欢迎会以白色为基调:无数民众手中挥动的小旗是白色的,竖立的超大条幅是白的,孙中山的衣着也是白的,构成一片白色的海洋。白色,代表纯洁、高尚,象征孙中山的品格;白色是中国人的孝服,这欢迎场面又意味马上要来临的孙中山的葬礼。孙中山坐在藤椅上被卫士抬着进入人群,人群缓缓流动,孙中山被民众拥托着向前飘浮而去……这显然不是那个历史性场面的真实再现,而是它的升华和诗化。孙中山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的灵魂也汇入民众的海洋……

类似的带有抒情、思辩色彩的场面还可以列举许多。在孙中山庄严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仪式之后,一个人在长廊上踽踽独行,清道夫扫去盛大庆祝仪式留下的炮竹屑;卸任临时大总统后,孓然一身走向黄光笼罩的拱门;孙中山和宋庆龄北上之前,向72烈士墓地告别的画外心声,等等。

《孙中山》上集集中表现孙中山为了推翻腐败的满清皇朝,发动一次又一次起义,屡战屡败却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终于取得辛亥革命的胜利。影片选择了12次起义中的四次作为上集结构的框架。这四次起义在空间造型和音响上都各具特色。第一次是首次广州起义,主要表现革命军的火轮和清军数十艘舢舨的战斗,突出的造型元素乃弥漫的江雾。第二次惠州起义,是一个宏伟的野战场面。起义军排山倒海的冲杀,战场上尸横遍野。用直升飞机进行半圆形横移,悲怆而壮烈。第三次镇南关大战,炮火烟尘与大炮的交响,突出烟的造型元素。第四场黄花岗起义,没有枪炮声和战斗呐喊声,在燃烧的熊熊烈焰中,回荡着如火如荼的音乐。四场战斗均未具体描述战役发生、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只撷取每场战役富有特征性的片断,以不同造型元素、色彩和音乐,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击力,并感受到起义者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和战斗的氛围。这些战斗场面是写意的而不是纪实的。

影片的下集以孙中山的四个亲密战友黄兴、宋教仁、陈其美、朱执信一个个离去作为结构框架,他们的牺牲投射到孙中山的心理情绪上,反映出革命先驱的孤独感和悲怆感。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从他事业的第一个巅峰上滑落下来,末代皇帝的皇冠落地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之命运。国事纷乱坎坷,老战友或被害、或病故,把握住人物的孤独感和悲怆感,是有心理深度的。在具体艺术体现上,则参差不齐。黄兴、宋教仁的牺牲脉胳比较清楚,孙中山心理情绪的冲击也较强烈。陈其美和朱执信的死,主要由于他们的形象——对革命的贡献和与孙中山的情谊——太弱,折射到孙中山心灵的震动就不那么大了。

心理情绪结构方式的局限在于叙事上掐头去尾,时空跳跃过大,容易导致叙事线索的紊乱。影片的下集的某些段落存在这种缺陷。看来对素材的酝酿、剪裁和提炼尚有不足。

《孙中山》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美学探索,一种崭新的传记片风格,要求电影的各种艺术元素均能按照总体艺术构思进行独创性处理。影片的制作在整体上是相当出色的,这从第七届电影金鸡奖的评奖中就充分反映出来。《孙中山》除获最佳故事片奖外,还获得其它八项最佳奖及录音、照明、烟火等项奖的提名。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在这些方面已臻于完美。就以影片成就辉煌的空间造型而言,结尾时前门车站的风格化场面与前面某些较写实的场面,在艺术风格上尚未臻至浑然一体。

总之,《孙中山》在传记片创作上,开拓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